在学医的道路上我一直在探索,直到现在仍然觉得自己在浩瀚无边的医学的海洋里,仅仅只是撷取了一朵浪花。当年学了基础医学,比如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药理等等,从大体到组织到基因,从宏观到微观都过了一遍。而且还学了临床医学,内外妇儿也都粗略有所了解。甚至还学了各种和医学无关的东西,包括微积分、统计学等等。还在业余时间看了大量的世界名著,研究老庄之道、儒家的家国情怀。所学过的知识,现在大多都忘了,特别是在临床工作中应用极少的基础知识早已忘到九霄云外去了,然而,只要需要,我们知道去哪里去找。因为我们学习过,我们知道这些知识的存在,就像我们站在知识的山岗上,视野开阔,我们不容易狭隘。而且,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在生物的自然选择中了解人类的产生及发展,我们对于整个世界有宏观及微观的认知,我们知道人类并不孤单,我们和动植物一样是由细胞、组织构成,人如草木、动物,我们的生命都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创造。
我们不仅仅需要培养专业素质,更需要培养人文精神。我们越是学得知识丰富,越是觉得自己的无知和无能,80%的病不用管它,他会自然而然痊愈,还有许多疾病没有办法治愈。因此,“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面对这么多的未知,我们常常给病人列出几个可以选择的方案,给他们讲清楚不同方案的优劣,并给出我们的推荐方案,最终的决定权在病人手里,我们不再像从前一样包办代替为他们做决定,因为我们明白,病人有自己的知情权、选择权,他们是可以决定自己的下一步如何走的。如果你替病人做的决定出现问题了,那么这就会引发医患纠纷。事实上,你所不知道的事情、做不到的事情太多了,你需要永远保持谦虚、谨慎,所谓“小心驶得万年船”,特别在手术方面不要自视过高。郎景和教授讲过一个故事,有位妇科大夫曾对他说“我做过很多手术,从来没有下不来台,没有一个病人死在我的手术台上。”郎教授停了停,说“尽管有些残忍,我还是告诉你人生的真相。人生的真相是,你手术做得还不够多”
在学医的过程中见到了生老病死,深刻地明白:人终有一死。很少有人在童年、青少年时期意识到这一点。因为那时我们都觉得时间永远静止,人永远不老,也不会死。然而,我们摸了那么多的死人骨头,看了那么多病人逐渐走向衰竭的时候,我们明白不论什么人最终都会走向死亡的。我们学会了向死而生,珍惜自己的每一天、每一刻。许多学医的人都有很高的文学或者艺术造诣,我想这是因为他们知道人最终的归宿,他们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人生,让自己的生命有一点意义和价值,他们不想白白浪费来到人世间的经历,他们希望即使自己离开人世的时候能够给世界、给后人留下一点值得记忆的东西。因为人是要死的,我们就要抓紧时间在那个最美好的年龄干最美好的事情,需要抓紧时间风花雪月、谈情说爱。那时我们总是在不同的男孩子中间穿梭、选择,他们有些诗情画意、有些浪漫精致、有些英雄气概、有些多情细腻,真是各有千秋,让人难忘。在那个阶段是激情迸发、爱意流转的年龄,如果错过了恋爱的时节就无法真正感受到那份最美好的心情。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学医的那些年真的让人难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