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与谁共欢这

附录一  我在与谁共欢乐

我们很多时候对于我们自己的要求有些过分,比如说,我们吃饭,很多人在吃饭这件事上下了很多功夫,原因是在吃饭上想达到各种目的,比如营养均衡,比如健康安全,比如保持体型,吃饭问题上,大家会有很多诉求,甚至陪吃陪喝,吃饭变成了应酬。吃饭的这件事已经完全失去了本能体验,吃饭在逐渐淡化了味道的同时,把吃饭这件事完全社会化,实质上吃饭仅仅是人的生理上的自然需求。时间长了人们就会得了厌食症,因为从来不注重味道的你失去了对食物的兴趣。所以要想真正找到吃饭的感觉和意义,必须时刻体验食物的味道,这样你才能保持食欲。孩子的学习过程也是这样,在孩子学习过程中,家长不断提醒和强化学习的意义就是要考个好大学,以后找个好工作,把学习的意义放在几年甚至十几年之后,不断引导孩子把目标放的长远着,为了自己的未来努力。然而孩子体会不到家长的生活经验,长期依靠一个虚无缥缈的目标来维持学习,而忽略了自己在当下学习过程的快乐体验,所以时间一长,孩子缺乏当下的快乐,无法找到真实的自我,渐渐失去信心。吃饭没味,学习无趣是当前孩子们普遍的生存状态,我与谁共欢乐,孩子们完全生活在别人的评价里,处于低自尊状态,自我认可与价值实现很难统一,所以孩子没有学习的后劲,就是缺乏持续的自我价值挖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