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离开也很体面才没辜负这些年
| 爱得热烈认真付出的画面
| 别让执念毁掉了昨天”
——你是否愿意迎娶你身边这位美丽的姑娘做你的妻子,爱她、安慰她、尊重她、保护他,像你爱自己一样。在以后的日子里,不论她贫穷或富有,生病或健康,始终忠诚於她,相亲相爱,直到离开这个世界?
——我愿意。
这段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婚礼誓词,相信每对新人在说出“我愿意”那三个字的时候,都是虔诚的,真心的。
当初选择步入婚姻殿堂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冲着一辈子去的。
只是事与愿违,很多感情,处着处着就淡了,很多人,走着走着就散了。
在这个“谁离了谁都能活”的时代,每个人都不愿再过分委屈自己,都不愿在一段没有温度的婚姻里苟延残喘。
只是,有一点会让我们一次次的下定决心,又一次次的纠结不已,甚至愿意忍下一切的委屈。
那就是——孩子。
对于母亲来说,断无法做到潇洒转身,利落离开。
毕竟,离婚对于我们来说,也许是重生,但孩子来说,是巨大的伤害。和孩子一辈子的幸福相比,自己受点委屈,即便是心灰意冷又算得了什么?
于是,就出现了“形婚”,出现了“假性单亲”,出现了“高考离婚热潮”···
我们以我们认为对的方式保护着孩子,艰难地维持一个表面上看上去完整的家。
可是,面对毫无感情甚至相看两厌的父母,面对无休止的争吵甚至家庭暴力,“完整的家”真的有意义吗?
我们又该如何在不做出巨大牺牲的前提下,把离婚对孩子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
01
不要撕逼
能走到离婚这一步的,除了少数冲动儿戏以外,基本上都是些无法调和的原则性问题——出轨、家暴、冷暴力、婆媳关系···在办离婚手续之前,估计也早已反目成仇,积怨已久。
所以,中国式离婚,大都是一场血雨腥风,甚至对薄公堂,曾经温柔的对着自己各种甜言蜜语的那个人,居然变得如此面目可憎,锱铢必较,只恨自己当初瞎了眼,很难做到心平气和,善终的寥寥无几。
夹杂了太多的恩怨情仇,最好是老死不相往来,甚至不惜报复、毁掉对方,方得以解心头之恨。
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些话:“爸爸妈妈离婚了,以后你就没有爸了”“离了婚就再也别让他见孩子,凭什么?!”“你妈不要你了”
其实我很不理解:离个婚而已,又不是去死,为什么就没有爸了?
离婚是大人之间的事,只是婚姻关系的解除,可是,父母依旧是孩子的父母。
真正伤害孩子的,并不是离婚本身,而是离婚的姿势和离婚后对对方的态度。
我很反感那些离了婚就主观阻止对方探望孩子,和孩子正常相处,把个人恩怨强行附加到孩子身上,甚至要求孩子“站队”来表达对自己的“忠诚”。
父母和孩子,虽然有至亲血缘,但始终是独立的个体,谁也不需要为谁的人生买单。
这一点,我非常欣赏王菲的做法和她对待前任的态度。
离了两次婚的她,并不阻止孩子和父亲及父亲家人的互动,也从不说前任的坏话,也许也有伤害,但她都做到了一码归一码,绝不牵扯孩子。
在一次采访中,被问到:想给窦靖童找一个什么样的爸爸?
她回答:童童有爸爸,我要找的是自己的伴侣。
再看李嫣和窦靖童,自信阳光,举止得体,哪有一丝问题少年的影子?
相反的,马蓉王宝强也好,黄奕黄毅清也好,离婚后还不断在公众场合给对方泼脏水、撕逼。最终不管结果怎样,受伤最大的,都是孩子。
很多时候,面对伤害,我们总觉得难以咽下这口气,恨不得对方身败名裂,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去报复,让自己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其实想想,又何必呢,毕竟都是自己的选择。
不要说:早知道···要是能回到当初····
没用的,就是真的回到当初,在那个时候,当时的你依然还会做出同样选择。
既然错了,就及时纠正,况且,两个人在一起,即便结局不尽如人意,但开始都是那么甜蜜美好,中途也有过幸福瞬间,你人生的一部分和他紧密相关,相互陪伴分享过彼此的喜怒哀乐。
到头来却要变成仇人,想想不由得叹息吗?
一辈子那么长,一次所谓的婚姻失败,真的不至于天塌下来。
这一世夫妻缘尽,就请尽心做好为人父母的角色,不要伤及无辜。
当你恨对方恨得牙痒痒的时候,多想想孩子,他需要母亲温柔的呵护,需要父亲强大的臂膀——这是孩子安全感的根源。
所以,如果决定不要“为了孩子”苦守一段婚姻,那也请“为了孩子”体面的分开,不要人为切断他和父母一方的连接。
02
管理情绪
这一点非常重要,主要是抚养方吧。
经历了离婚风波,这个人生比较大的挫折,情绪低落在所难免。
加上抚养的重担,未来的未知更是容易感到焦虑。
有些人看到孩子,他的长相,他的性格都有那个人的影子,对自己何尝又不是一种煎熬。
总有些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孩子犯错的时候,想爸爸的时候,勾起了怨恨,可能就会忍不住。
这个时候,真的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不要总是抱着受害者心态,更不要让孩子成为自己情绪的垃圾桶,甚至当作报复对方的武器。
记住,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你承担了抚养孩子的辛劳,但也享受了孩子带给你的快乐。
成年人,请学会管理好情绪,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尤其,不要把你对对方的怨恨,延续到孩子身上,更不能正面的教导孩子恨他的亲生父亲或母亲,也包括他的继父或继母。这样会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
一个心中充满仇恨的人往往会生活的很不快乐,甚至于走上犯罪的道路。孩子心中有了仇恨更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的天和地,心中的天和地都是好的,如果有人说哪个不好,会制造他心中的分裂。
也不要把孩子作为你和前夫或前妻之间的“传话筒”,不要让孩子参与矛盾,尽可能避免使孩子产生自己是“父母吵架中的一部分”的感觉。
离婚,是为了离开不幸福的婚姻,是为了追逐未来幸福的可能,所以,离婚后我们应该更加快乐,而不是沉浸在痛苦中,那样的话,离婚又有什么意义呢?
相比一个“完整的家”,孩子更需要的是温暖的家,有爱的家,需要一对心态平和的父母。
与其做个“怨妇”,每日闷闷不乐,怨声载道,冷若冰霜,不如在离婚后快乐生活,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爸爸妈妈和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也教会孩子,如何处理好生活中的不如意。
对于另一方,虽然没有直接抚养孩子,但是血缘是永远的责任,任何时候都不会断,不要觉得抚养权是对方的,孩子就是对方的,和自己再没关系,甚至不闻不问,让孩子产生被“遗弃”的感觉。
任何一方,不要人为地,切断和孩子的连接。不要让孩子因为你们“离婚”,卷入这场“战争”,成为牺牲品,生活环境一落千丈。
*03
坦然面对
从你们离婚那一刻,就要学着坦然面对现实,接受这个看似“失败”的结果。
只有这样,才会让心态更加平和。
我们每一个选择,都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而不是更糟。
也要相信,感情是有轮回的。
伤害了别人,就会有下一个人来伤害你;
受到了伤害,就会有下一个人来弥补你。
看淡这件事,才能在摔倒之后勇敢的站起来。
一辈子那么长,除了生老病死,都是小事。
面对孩子的疑问,也请不要敷衍搪塞,孩子虽然小,但他们是家庭最灵敏的晴雨表——父母感情如何,不管你们再如何卖力去掩饰,他们都能感受得到。
用他能听得懂的方式去告诉他:爸爸妈妈不再相爱,就无法继续生活在一起。但不管我们怎么样,爸爸妈妈都永远爱你。
也照常对孩子关心,联系,不要让他觉得,失去了某一方。
让他知道,这是大人的选择,不是他的错。
也许,你为孩子付出了很多,但是孩子对父母的爱是与生俱来的,如果他会想对方,会念对方的好,最起码说明孩子感受到了爱,难道这不是你想见到的吗?
我们爱孩子,就希望他能享受到更多人的爱,这也是孩子应有的权利。
婚姻走到尽头,难免波及无辜,就请尽量用合适的方式分别,客观的评价这段过往,客观的评价对方。
毕竟当初,茫茫人海选择与对方共度余生,选择生下继承你们基因的孩子,那么对方身上,多少都会有吸引你的地方。
给曾经爱过的人,留一份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