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领略大师们的写作经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写作不仅可以让我们把同一时间卖出很多次,而且可以让我们看到自己的进步过程,让成长有迹可循。

当前,写作已成为一项硬技能,拥有一个过硬的写作能力可以使你的竞争力爆增,大大增强你的影响力。

到目前为止,每周一篇我们已经写了28篇文章了,七个月的写作实践,你可以看看自己的第一篇文章,也许你会感觉"很烂",这恰恰说明我们的写作能力提高了。

写作能力只能靠自己磨练,写作技巧可以进行学习,让我们看看大师们的写作经验,结合自己的写作体验,希望会对你有所启发。

著名畅销书作家斯蒂芬·金的写作经验:

多读多写

多读比较容易。我们读书的时候思维是发散的、跳跃的,只有动笔去写,你才发现自己的逻辑链条是有缺失的。

经常我们读过一些东西,感觉自己懂了,但如果让你动手这篇文章讲清楚道理,你会发现有些东西其实理解得并不彻底。

写不清楚,是因为你没有想清楚。跟读书相比,写作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就跟种地一样,写作其实是个体力活。同样,跟种地一样的是,能够减少写作痛苦的唯一办法,就是养成了写作的习惯,久而久之,习惯了,麻木了,就不觉得累了。

写你熟悉的事情

你也许会感觉自己的生活很枯燥无味,没有什么好写的。但对于其他人来说可能很新奇,他们也许很希望了解你的生活。

所以,你要学会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换一个局外人或外行的角度,找到自己生活中有意思的地方。

所以,不妨将自己所在行业的知识和经验,讲给其他人听听吧,不仅可以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而且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与更多的人产生更多的链接。

情境比情节更重要

斯蒂芬·金说,你不必费心设计情节,如果有一个强大的情境,如果你的情境设计气势恢弘,情境会自动地推着情节走。好的情境设计都是要问一个问题,即“如果……,就会……”的问题。

要简洁

斯蒂芬·金讲到,无论是描写景物、人物内心活动,还是人物对话,都要简单清晰。尤其在我们这个时代,人们已经习惯了快节奏的阅读,所以,一定要学会简洁。

一定要改稿子,但不必反复修改

他的个人经验是改两遍就行。写完初稿,最好能够搁置一段时间,冷却一下,等你再读的时候,就能发现很多原来没有想到的问题。为什么不要反复修改呢?因为这里也有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改来改去,固然精益求精,但消耗的时间太多。

一定要把控节奏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如果一篇文章开头你用了200个字还没有吸引读者的话,可能就失败了。节奏的控制往往意味着删减。斯蒂芬·金提出了一个修改公式:第二稿篇幅=第一稿90%。


如何让你的文章表达更清晰,何帆老师给出了“何帆三招”,你能够达到这个目标,就足以秒杀90%的竞争对手了。

每一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必须是这一段的中心思想。
每一个自然段后面的几句话必须要有逻辑关系,不管是递进关系、并列关系,还是对比关系,总之一定要有逻辑关系。
上一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和下一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之间一定要有逻辑关系,不管是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还是对比关系,总之一定要有逻辑关系。

刘润老师的“5商派”的三大写作心法:

价值感、结构感、对象感。 ——用价值感死磕自己,用结构感切割文字,用对象感伺候读者。

古典老师谈到写作时,给出过一个写作工具:说5个问题,写出好文章

最近有什么特别想分享的事?
为什么这个观点你觉得有价值?
如果知道了这个观点,有哪些概念是需要确认的?
该如何去做呢?
你的观点是什么?你为什么和我说这个?

以上是大师们写作的一些技巧,我们可以学习运用,但写作能力的提升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踏踏实实写下去,才能逼出自己的潜能,其实,写作最实用的方法就是:开始写、马上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