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现在隔着手机屏幕,世间一切尽在眼前,娱乐、影视、八卦、新闻,甚至于一个人的内心。
前几天送儿子开学,拍了几张校园里的风景,随手发在朋友圈。
空下来的时候,见朋友们评论景色美的,称赞校园卫生好的,唯独一位朋友评论了又删除,再评论再删除,具体曾留下过什么文字,我无从得知。
一时按耐不住好奇,我点开这位朋友的头像,直接发消息过去:“干嘛把评论都删了,吊我胃口是不是?”
界面显示“对方正在输入”,三分钟后传来一句话:“想起当年与你分位那天,难过的一晚上没睡。”
我瞬间泪奔。
这位朋友,其实是我二十多年前的一位同桌,用“两小无猜”来形容也好。云淡风轻的日子里,课堂听讲,课后嬉戏,甚至于在一个碗里吃过饭。
毕业以后断了消息,也是近几年才联系上。平时往来仅限于朋友圈偶尔互评,回老家他请客吃饭,逢年过节打个电话,他生日时我发个祝福。没想到连那时我们调换过座位他都记得,以至于我发的几张儿子学校照片也能让他语无伦次,遥想当年。
其实这位老同学在我的朋友圈里,算是拥有赤子之心的人了。
平时他在同学群一般不发言,遇到某个节日或是别的什么特殊的日子时,他却总会带头发上几个红包。钱不在多少,只是能让大家感到群里有人气。偶尔的,他也会在群里让大家帮助投票,却总不会忘了红包相随,“谢谢”不离嘴。
在朋友圈里是这样的人,想必生活中也会处处为他人着想。而与他相对应的,是我朋友圈里另一位发小。
前些日子,照例繁忙的一个上午。我一边照顾顾客,一边趁闲下来的空隙整理笔记。
“叮咚叮咚!”手机一连响了几声。抓起手机打开微信,看见自己被一位发小拉进了新群。
“推荐人填写我的网名。”
“把截图发给我。”
“加上好友了,等待通过。”
“要扫这个二维码”
……
还没等我看明白这个群是干什么的,一连串的聊天记录就发了过来。消息提示音不绝于耳引来旁人侧目,我赶紧先把提示音关掉,这才顾得上仔细一瞧。
群里一共十五个人,发小把我们大家拉了进来,为的是给他一个朋友介绍好友。发小拉票投票截图够十个人,就可以免费领取儿童喷水枪一个。
我有些无语,直接把手机丢开,静静地晾了他十分钟。马尼?介绍十个好友给人家,人家就免费送你一个喷水枪,请问你家买不起吗?请问你白捡东西的感觉很好吗?请问你觉得大家都闲的很吗?
后来,我还是按他微信群里的要求加好友、发截图。为了什么,为了以后见面不难看呗。
几天以后,见发小在朋友圈里得瑟领到的喷水枪。我呲牙一笑,内心不免鄙视了一把。
不知从几时起,朋友圈成了赚钱营销得蝇头小利的工具。很多人在这里投票、拉票、求赞、转发商家消息,为的只是白捡一点奖品或者白上几次体验课,于是也就有了一次次莫名其妙的相互打扰。
其实何必呢,何必让我看穿你“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的小市民心理,何必让我有“原来你就是这样一种人”的感慨。
好喜欢以前那些遥远的牵挂,好怀念以前用信纸维系的情义。写信时的欢欣,收信时的愉悦,久别重逢时的喜极而泣,在如今都成了久别经年的回忆。
如今的朋友圈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也拉开了心与心的隔阂。它让我发现现实生活中哪些人可交,哪些人不靠谱;哪些人幽默风趣,哪些人的人品差到掉渣。
在朋友圈里看一个人的人品,差不多也可以八九不离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