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亲吻沙纸,谱写世间最美的爱情故事

1

2018年的春节,我原本是不打算回老家过年的。随着春节一天天临近,要不要回去过年成了朋友见面的主要话题,我的心开始不安分了,回去过年的意愿一天天强了起来,最后决定回去过年。

考虑到我不会开车,先生一个人开车太辛苦,我选择搭乘妹妹的车回家,年后高铁回来。一切妥当,安心等待回家的日子,先生突然改变了主意,他要开车回去,他的理由是,一辆车太挤,坐着太难受,而且儿子可能会在路上睡觉。

2月10日,和妹妹他们一起,我们开两辆车回家,路上很堵,回家的路程由正常的10个小时延长到了18个小时。虽然有妹妹帮忙开了一段路,先生依然很疲惫。夜里凌晨1点,还有几十公里就到了下高速的时候,车子突然蹭到了高速的护栏,先生一下惊醒了,我也一下惊醒了。还好,车子只是蹭了一下,晚上高速上车辆又少,先生很快恢复正常驾驶。我第一反应问他:你被吓着了吧?

在前方5公里的服务区下来,先生报警报保险,我抱着儿子静静的坐在车后座上,心有余悸,看着先生忙来忙去,处理这个事故。半个小时后,事情处理完毕,我们重新上路,40分钟后,到了家中。妈妈他们也等了很久,来不及洗漱,大家各自回房休息。先生躺在床上,一句话也不讲,我抱着他,没有指责,没有疑问,没有抱怨。过了半小时,先生突然转身抱住我和儿子,说:“吓死我了。你和儿子都在车上呢。”

于是我开口,自动启动了情绪疏导模式。接下的几天里,我感受着先生的情绪,然后自己做着相应的反应,直到第四天,我感受到,他已经从恐惧的情绪中走了来。

当我回过神来想这件事的时候,我拿起了手中的笔,写着整个事情的经过,我的感受,先生的反应,儿子的反应,写完,我的后怕和恐惧从内心倾泻到了纸上。

我还惊喜的觉察到,当这件事发生的时候,我居然没有像之前碰到事情一样要么责怪对方、要么表现出英勇无畏的“我来搞定”,我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而且是本能的选择,就像我一直都这样一样。而新的方式神奇的将三个人的心拉近了很多。

2

春节回来,整理东西。过节期间,我收集了几个漂亮的酒瓶打算拿回啦做装饰,这些酒瓶有青瓷、有钧瓷,都是特别设计的瓷器,本身价值很高且很美。弟媳妇还送了我一些漂亮的玻璃杯和小瓷碗。

我盘算着青瓷淡雅应该放在电视机旁边,钧瓷华丽可以放在展示柜上。当我把这几个瓷瓶放置妥当,看着它们,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温馨。

我洗涤着这些玻璃杯子和漂亮的小瓷碗,脑海里出现的是,晚饭后,倒入酸奶,再买些新鲜水果,儿子爱吃草莓,酸奶里放只草莓也很美。先生爱吃柚子,酸奶里放入柚子可能不好看,要卖葡萄柚,紫色的放进去一定好看。我 想要什么呢?我拍照发给我妈妈.......

想着想着,自己笑出声来。

整理完东西,开始书写,仍然忍不住去看看我这些漂亮的瓷瓶和洁白的造型酸奶碗,思绪一直无法集中在书写上,然而当我写下第一句话的时候,我非常吃惊的看到这么一句话:我知道,我可以用双手创造我的家。然后泪目了。

很久以来,我都在执着的寻找自己的家,妈妈家、姥姥家、奶奶家,我发誓我一定要建立自己的家。许多年过去了,结婚、买房、生子、换房,手里头甚至握着不止一套房子的产权,我还是在苦苦的寻找着我自己的家。

我曾经撕心裂肺的对先生吼道:这不是我的家,我感觉不到这是我的家,这个家跟我一点关系也没有.......

曾经有段时间,先生给了我一个独立的空间,任由我去折腾,这就是我的工作室,那是一个完全属于我的地方。我把我认为所有美好的东西放进去,我每周订鲜花装饰这个在我心理上属于我的地方.......

然而,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我看着自己喜欢的,珍爱的东西时,这个小小的空间已经不在我的心里,而被我称之为立身的、和先生、儿子,公公婆婆共享的这个房子,慢慢的成了我心中的家。

当我写下这段文字之前的今天早上,我把收到的鲜花,非常认真的插到花瓶里,然后把花瓶放到家里的客厅、房间、书房、厨房,甚至卫生间都被我放了一只太阳花。我像将军检阅士兵一样触摸过每一个装了花的花瓶,然后背包出门,开始一天的生活。

3

大年三十是祭祖的日子,我带着先生、儿子跟弟弟一起去给父亲上坟。跪在父亲坟前,眼泪肆意的从眼睛里涌出,脑海里是父亲包容的笑容,内心有些悲伤,更多的是满满的思念。

父亲离开我十七年了,时间久的足够一个婴儿成年。这十七年来,关于父亲的离开,我承受了什么,经历了怎样的煎熬。或许只有我自己和在天国的父亲知道。

在父亲离开的前三年里,我没有流过一滴眼泪,我不会哭了。独自一人在上海,我拼命的工作,然后木然的吃饭,除此之外,对于这三年,我没有更多的记忆。直到遇到先生,第一次相约出行他的迟到、我的等待让我在他终于赶到的时候大哭了一场。

然而,接下来的十几年,我很少提及父亲,跟任何人都不提,我也几乎不去上坟,我甚者想不起来父亲的忌日是哪天。只是有时回家的时候会看着父亲的照片发呆,大脑一片空白。我把父亲和与父亲有关的事情封存在了内心的深处,从不去触碰,也不允许任何人触碰。

去年暑假回家陪妈妈,开始跟妈妈聊起父亲,聊起父亲的性格、行事方式、以及父亲生病的那段时光。晚上躺在床上,翻翻自己的书写本,关于父亲的书写已经被泪水模糊了字迹,于是起身,拿起纸和笔,继续写着我和父亲的点点滴滴。

不记得多少次了,每一次关于父亲的书写都会被泪水浸透字迹,无论是父亲离开时不在身边的遗憾,因父亲生病时灵魂出窍一样的固执和忽视父亲的内疚,还是对父亲的愤怒、指责,每一次书写,伴随的都是一次恸哭。

忽然有一天,在一次大哭之后的书写中,写下的全是父亲给我的爱,点点滴滴的爱从我的笔尖流淌出来,汇聚在纸上。我终于看清了父亲的心和父亲的希望,我终于停止对父亲珍爱的女儿的攻击和指责,我终于对父亲承诺好好爱他的女儿,好好生活。

跪在父亲的坟前,让眼泪痛快的流淌,流淌出这么多年埋藏在内心深处的内疚,自责和委屈。也流淌出父亲的爱、珍惜和包。还流淌出这些年来的被尘封的父女之间的点点滴滴的过往。

4

元宵节还没过,我就开始接待通过“啡偿有礼”相约的朋友。

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现实中,可能并没有我们在电视看的那么和美欢乐。对一些朋友来说,春节真的是很辛苦,在繁忙的走亲访友中,你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人,你可能看到一次又一次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往事,你和你原生家庭的缠缚以及你和你家族的过往和牵绊。

当我静静的听完H在春节的遭遇以及她的故事后,H忽然问:丹丹老师,你是不会为这些小事烦心的吧?

不会吗?

时间回到两个月前。

来不及洗脸刷牙,匆忙的帮儿子整理好书包,准备先送他去上学,Leo不紧不慢的走着,顺手关掉了洗手间和洗脸池灯,还抱怨我总是忘记关灯。

一股怒火升起,我冲Leo嚷了一句:“如果不是你催我,我能这么丢三落四吗?”先生出来火上浇油:“如果你能早起10分钟,至于这么手忙脚乱吗?”“你为什么不早起?”愤怒的丢下一句话后,匆忙送儿子去上学。

回来的时候打开电脑却无心工作,拿起书写本写第一个字时已经不能自已,哭过后继续。

在书写中,我看到那个8岁的小女孩,每天早上被父母叫醒去上早学,乡下没有路灯,人们都还在睡梦中,屋外一片漆黑。那个睡意朦胧的小女孩裹紧衣服,独自走进黑暗。风有点大,小女孩又拽了拽衣服,忽然传来一声狗叫,小女孩往旁边靠了靠,贴着墙根往前走。

我闭上眼睛,陪着这个孤单、怕冷又怕黑的小女孩去到学校,然后在纸上写下我对她的理解、怜爱和支持。我告诉她,我知道她很怕冷,很怕黑,我也知道她很想睡觉,我愿意陪着她走过每天早上的寒冷和黑暗。

当我把这些书写读给自己听的时候,眼泪再一次流出来。

晚上睡觉之前,我跟先生和儿子讲了那个小女孩的故事,两个男人的拥抱让我无限安心。

H听着我的故事突然笑出了声:“这么小的事情,丹丹老师你都能这么愤怒?就值得你大哭一场?”

是啊,这么小的事情,就能引起我的愤怒和委屈。那是因为,在这种愤怒的背后是一个小女孩未被满足的睡眠的需要,以及对寒冷和黑暗的畏惧。如果没有这段书写,我又怎么知道,多年前的这些小事在我的内心已经留下了创伤?我又怎会知道,为什么我到一个地方就会把所有的灯打开,为什么一旦有人关我的灯我都会跳起来?

5

正式复工前,我重读了李笑来老师的《财富自由之路》,时隔一年,有不少新的感悟想要找人聊聊,于是我兴致勃勃的策划着一场私人的聚会。

手机微信新消息传来,一位报名三月份系统课的朋友因为工作关系无法参加三月份的课程,希望能够先退换系统课的费用。

我忽然间心情跌入谷底。一个声音响起:“开年不利。”

无法在再继续写我的私人聚会方案,我拿出笔和书写本,开始写下自己的沮丧。这一写不当紧,似乎每一项工作都变得无法推进,内心的焦虑一点点的升起,我知道我必须与我内在更高的智慧对话,找到解决方案,否则我会一直焦虑下去。

于是,我把双脚踩在大地上,左手丹田右手心脏拥抱自己,让自己安静下来,回到内在,安在当下。我邀请自己内在那个象征着自己最高智慧的神出来,我对她请求:“我碰到了困难,我们一起开个会吧。”

........

“与神开会”是一个非常有趣而且有效的方法。记得第一次这么做的时候是2017年6月份,第一次拿到冉冉老师《越书写,越明白》,在星巴克,我拿着这本书胡乱翻着,苦苦思索着我该如何招募到鼓励成长小组的学员。服务员送咖啡过来的时候,我停止翻书的手看到了“与神开会”这几个字。

那是我第一次用这种方法,站在另外一个人的视角来看我的工作,用书写的方式把内在的关于这件事的所有的信息和方法梳理出来。

也是在那时候,我因为这本书遇到了自由书写,不自觉地开启了自己的自由书写,这本书我读了一个月,写了4万多字。然后我加入了冉冉老师和刀哥的创建的方糖读书会,不但自己写,也开始把自由书写带给身边的人。因为怕自己坚持不下去,我选择了冉冉老师为期3个月的网络书写课,期望通过这三个月的练习养成书写的好习惯。

事实是,课程结束了,我想要养成的每天定时定量的书写习惯并没有养成,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念起笔落的习惯却在不知觉中养成。

大半年过去了,写写写中,我内心越来越清明,人越来越自在,也越来越笃定。

收笔,回眸,看到那个被写在故事中记忆中的自己,越来越轻快,渐行渐远。

收笔,抬眸,看到那个清明的自己从前方的迷雾中走出,越来越清晰,微笑着讲一个新的故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