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上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一个学员的故事。学员是一名中学校长,刚开始互相介绍自己的时候,学员说:我就不必介绍自己了,我是被老婆骗来的,可能下午就不来了。老师笑笑,说:反正都来了,就留下来看看这个课程值不值得你被骗嘛!在课程的过程中,老师通过练习唤醒大家的感受,同学们也纷纷涌跃地回应自己的感受是什么。等到课程快要结束的时候,那位校长说:我觉得我可能有问题了,我发现,我没有感受。
我们做唤醒感受练习的时候,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我什么感受也没有。
引用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一个案例:
有一次研讨班中,一位大学生说,室友将音响的声音放得很大,他怎么也睡不着。我询问他当时的感受,他说:“我觉得在晚上不该这么大声。”我提醒他,虽然他用“觉得”这个词,但他表达的是看法而非感受。我请他再试着表达感受,这一次,他说:“声音太大了就会打扰到别人。”我向他解释,这依然是看法而非感受。他想了想,斩钉截铁地说:“我没有什么感受!”
是不是有的人,真的没有感受呢?百度一下“感受”这个词,出来的汉语解析是:
感受指感官侦测到外界环境的能量变化后,于个体内产生的生化反应。“感受”是生物的基本能力,为辨别有无生命活动的重要凭据,也是影响情绪的主要因素之一,属于心理学上研究的一个范畴。
感受和心灵的关系非常密切,任何的感受,都会产生特定的心理活动,反之,特定的心理活动,也会产生相应的感受。比方说,听到辱骂,会不舒服(物质能量变化影响心灵),生气时,呼吸会急促,体温上升(心灵影响物质)。
既然“感受”是生物的基本能力,那为啥我们体会不到了呢?其实,没有感受,也是一种感受,这种感受就是——麻木。麻木的感受出现的时候,说明我们的其它感受处于不敏感的冻结状态了。
感受无处不在,当我们的五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接触到外界环境时,感受就启动了。
我们回想一下在日常生活里,如果我们看到一个婴儿开心地咧嘴冲我们笑的时候,或者刚刚被同事或者朋友说我们不负责任的时候,我们第一时间的感受是什么?可能你会说,想去抱抱他呀!或者要么马上跟对方解释,要么回骂过去,或者说我觉得他这样说,可能是因为他太生气了。这些都不是感受,而是我们在感受发生后所采取的行为、判断或者是分析。
02
让我们闭上眼睛,好好地回想一下。一位朋友对着我们说“你太不负责任了!”我们的感受是什么?也许有人会回答:难过。也许有人会回答:愧疚。也许有人会回答:生气。当我们听到指责时,我们一般会内疚、申辩、退缩或者反击,每个人的感受不一定相同。
我们认为自己犯了错,我们就会感受到愧疚;我们期待对方能友善地对待自己时,我们就会感受到愤怒。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己,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社会文化并不鼓励我们去体会自己的感受。在婴儿期的时候,当我们摔倒了,痛得哭了起来,大人通常会安慰我们:哦哦,宝贝乖,宝贝不痛,宝贝不哭。到我们长大一些了,心爱的玩具被分享给别的小朋友了,我们愤怒地大哭大闹,通常会收到这样的指责:妹妹不就玩一下嘛,你太小气了。天黑了,男孩子不敢一个人到房间去,可能会被教育:男子汉要勇敢。到我们成年了,因为和同事闹了矛盾,心情很郁闷,可能我们会自我安慰:好烦啊!走,我们喝酒去,解解闷。
从小到大,我们的感受一次又一次地被否定、被忽视、被转移,因此,我们产生了一个错觉:体会自己的感受是一种不好的习惯或行为,我们需要逃避体会自己的感受。很多时候,我们甚至害怕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感受,因为,那可能会让别人觉得自己太软弱了。
没有人关心我们的感受,我们也学会了不在意自己的感受,最终,我们和自己的感受失去了连接。感受不到痛苦的同时,也感受不到爱。体会不到我们自己的感受,更体会不到他人的感受。
观点使人分离,感受让人连接。忽视人的感受,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和伤害。
因为和自己的感受失去了连接,我们感受不到自己的需求,迷失了自我,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想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我们只能跟随他人或者社会的普遍价值观去追逐一种大家都认为“成功”的生活方式。迷失了自己,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迷茫又焦虑。
03
著名的心理寓言《盔甲骑士》向我们讲述的,正是一个和自己的感受失去连接的故事。
从前有一位骑士,身披闪耀的盔甲,随时准备去铲除作恶多端的恶龙,拯救遇难的美丽少女……但久而久之,某天骑士蓦然惊觉生锈的盔甲已成为自我的累赘。从此,骑士开始了解脱盔甲、寻找自我的征程。
《盔甲骑士》中的骑士正如同你我,在繁忙人世、在日复一日的生活和工作中,为保护自己,穿上了层层包裹的沉重盔甲。终于有一天,我们会和骑士一样,发现它竟然再也脱不下来了。
因为这件盔甲,我们再也感受不到一个吻的暖意,闻不到空气中传来一朵花的香氛,也听不到旋律优美的曲子。但最可怕的是,对这种种“感受不到”的无动于衷。
盔甲使骑士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妻子和儿子的爱。骑士的盔甲已成为禁锢人们自由身心的一切面具的代名词。
骑士的历程犹如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充满了希望与绝望、阳光与黑暗、欢笑与泪水。现在,请跟随骑士的脚步,一同连接我们的感受,寻找失去的自我,发现生命与爱的真谛!
做一个练习,帮助我们唤醒感受。如果我们找到一个拍档来和我们互动做这个练习,效果会更明显。最好的练习题材来自于我们的生活,例如:今天和孩子的一段对话,和老公(妻子)的一段对话,和老人或者是同事、朋友的一段对话。如果这段对话引发了一方或双方的情绪涌动,那会是最理想的练习题材。
用笔把对话的内容按下面的格式记录下来:
孩子:妈,今天的考试分数出来了。
妈妈:哦,考了多少分啊?
孩子:这次考得不错,语文考了98分,数学99分。
妈妈:唉!什么时候能考个100分就好了。
孩子:小皮都没有我考得好啊。他语文才考了95分,数学才96分。
妈妈:那小芳考了多少分?
孩子:语文100分,数学也100分。
妈妈:那你为什么不跟好的比,要跟差的比呢?
孩子:……
试着去演绎对方的角色,去体会对方的感受,并用笔把感受记录下来。然后让拍档演绎自己的角色,也用笔把感受记录下来。经常做这个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把感受从无意识状态,转变为有意识状态,也就是唤醒感受。
有人说,当我们做角色互换演绎的时候,我们肯定会投入属于自己的情绪感受,又怎么能纯粹地体会到对方的感受呢?确实,在演绎的过程中,我们肯定会带入自己的情绪感受。可我们也知道,语言本身就自带能量,不同的语言组合所表达的意思及引发的感受是具有客观存在性的。所以,我们必然能体会到对方的感受。
当我们的感受得到唤醒之后,我们就可以去尝试做另外一个练习了——表达感受,做一个真实的自己。
上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