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高温,妈妈每天还照常去绿化上干活,给即将完工的楼盘栽树种花拔草。
我打电话给爸爸说,就不能劝她不要去吗?万一中暑了咋办?年纪大了,要特别注意身体健康。
妈妈出去干活是不带手机的,打电话也找不着她,有事只能打给爸爸,让他转达。这样更让人心里不安。
爸爸说,我劝不动她,老板签了合同的,不能按期完工要付违约金。你放心吧,老板的防暑降温工作做得还是到位的。
妈妈打电话来问我们什么时候回去。我说我们明天要出门旅游了,火车票都买好了。
“这么热的天怎么还出门?中暑了怎么办?”
我哼哼两声,“这么热的天你不是还出去大太阳下干活吗?让你不要去你也不听!让我们回去干嘛?你又不在家。”
她一时语塞。
过了一会儿,她说:“你知道吗?蔡老师死了,中暑!送到南京去抢救的,没救过来。”
村里人都很尊敬老师。从前,蔡老师天天从我家门前经过,虽然没有教过我们,我们每次看到她都恭恭敬敬地喊老师。
老师的退休工资比较高,按理说,蔡老师可以舒舒服服安享晚年。可是她闲不住,每天要去田里面干活。
她血压高,心脏也不好,发现自己中暑的时候,大声喊救命了。大家立马给她进行急救,随后送去医院,最后又转到南京去抢救,还是无力回天。
有时候生命就是这么脆弱。
我们嘴上叮嘱着“要注意身体啊”!其实苍白无力,没有人会认为自己真会出意外,好像意外总发生在别人身上一样。然而,意外总喜欢在你没有任何防备的时候到访。
每年夏天高温季,村子里总会有死讯传来。
有一年,是有个村民去黄豆地里锄草,被发现的时候已经死去几个小时了。
还有一个,是高温天气帮别人的稻田里打农药,结果被毒死了,雇用她的那家赔偿了五万块钱。
在传统的认知里,农药最好是在晴天,在中午或者下午打,这样药效最好。但是大家都忽略了,这样也最危险。
我记得有一个盛夏,妈妈中午出去打农药。没一会儿,她火急火燎地回家了,一脸惊慌地说,赶紧打水给我洗澡!
我一看,真是吓死了,她全身都起了一片片的红疙瘩。
赶紧给她打洗澡水,滴了几滴花露水进去。然后冲了一杯淡盐水放在边上晾凉,等她洗完澡喝。
我想了一下,就给爸爸打电话,关照他:要去田里就每天早起去,去了赶快回。现在不比年轻的时候了,抵抗力和行动力都不比从前了,自己要万分小心,不要逞能。
所以,中老年人在三伏天特别要注意身体,尤其是有高血压和心脏病这些的,一旦发觉中暑,极有可能来不及抢救。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这阶段要“伏”,就是潜伏一段时间,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注意养生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