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八点,孩子高高兴兴地推开房门,快乐地和我打着招呼。
五、六号二天月考,今天晚上考的是物理,也是孩子最弱的一门。每一次考试过后,孩子的精神状态都会有一段时间萎靡不振,有时候生闷气连饭都不吃。这次我同样想给他点安慰,想不到却是神彩飞扬的出现在面前。我一直等他回来后再吃晚饭,问他想吃点什么,孩子拿出了炒好的一盒米粉。他今天的精神状态,给了我意外的惊喜。
放下书包,孩子滔滔不绝地说起了这二天发生的事情。昨天上午七点半开始考语文,晚上睡觉着了凉拉肚子,误睡到七点半才起床,匆匆忙忙赶往考场,迟到了十多分钟。写作文的时候,前半段写的还不错,写着写着又想拉肚子,几次打断了思路,八百字都是揍上去的。语文课目是他的强项,还不知道这次能不能及格。英语题目考得也很难,老师为了兼顾其他同学上得比较慢,有些题目还是没有学过的,也受了影响。
我顺着孩子的话说,写文章是要一鼓作气,如果打断了思路,又要重新思考,会有很大的影响。没考好没关系的,吃一堑长一智,以后注意些就是了。 这次考试后孩子最大的进步,就是不再在乎一时的成绩好坏。在考得不好的时候,不会像过去那样意志消沉,仍然昂扬向上的。
孩子说到班上一件有趣的事情。第一堂考语文,有一位同学走错了楼层,看到空位就坐了下来,见考场上没有一个熟悉的同学,感觉有点不对,考完后发现自己的考号与其他人的都不一样,才知道是坐错了考场。
聊着聊着,聊起了学校的补课和教学现状。很多学校都在放假时补课,大家都这样,学习的内容越来越深奥。我说我们那个年代还是比较轻松,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九年就学完了,也没什么补课。孩子说那时候的题目容易,现在题目太难了特别是数学,连一些外教老师都解答不了。我说学校也在竟争,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采取题海战术,国外更注重启发孩子的思维和操作能力。
为了缓解奶奶对孙子的思念,我与爱人视频连线。母亲己经上楼睡觉了,我问孩子是不是与妈妈视频一下,他说我还是不习惯视频。我说,奶奶和妈妈都很牵挂着你呢!
见孩子的发型不错,我问他理发化了多少钱,他说是同学带去理的,只化了十元钱。我说很便宜,发型理得不错。
他边吃我边聊,不知不觉就到了九点多。我晚饭还没吃呢,不跟你扯了!
第二天星期六,孩子说下午要提前到学校参加劳动,一个星期都劳动二次了,好讨厌。我说,我读初中的时候也害怕劳动,从学校挑着大粪走几里地到到农场,最后累得数着脚步走。他惊讶地看着我不再作声。
晚上,步入抚州一中这个百年校园。校内古树参天,林木葱郁。教室内灯火通明,透过茂密的枝叶犹如繁星闪烁。在这静谧的校园,我可爱的孩子正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与同学们一起放飞希望和梦想!
此情此景怎不令我心潮涌动。小时候的孩子很容易满足,给他吃喝玩乐就可以了,渐渐的长大,精神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多。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后,孩子对精神的需求有一个飞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青春叛逆。其实,步入青春期的孩子是需要有独立人格,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同。对爱的需求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过去的我经常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去对孩子说教。刚刚会照顾自己,就要照应好弟弟妹妹,年龄还小时就被当作大人使唤。那个时代的我们虽然常常挨冻受饿,孩子们相互玩耍却是无比的快乐。我们那时候吃的苦、受的累,都是身体层面的,是可以衡量到的;如今孩子的苦与累深深坎进在心灵里,是社会、学校、家庭带给的无尽压力,是心灵的迷茫和孤独。这种无以言表苦和累,才是真正的苦,真正的累啊。孩子大了,我们还把他当作婴儿,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我们自以为是的去扼杀。不是孩子的叛逆,是他对心灵枷锁的挣扎,是对家庭教育方式的反抗。父母们却浑然不知,与孩子渐行渐远,最后走向难以收拾。
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社会的认知,父母的认可。父母长期无视他的要求,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失去自信,失去生活的勇气。学校里遇到了困难、压力,回到家里又得不到疏导,反而被责骂,孩子的情绪一定会暴发。不是孩子的青春叛逆,是父母没有跟上孩子的成长步伐,不是孩子的心冰冷得无法靠近,是父母的胸怀不够温暖。
大雪之日不见雪,一轮明月挂苍穹。漫步在郁郁葱葱的林荫道上,欣赏美丽的夜色。冬日落木萧萧下,凉风拂面寒意来。心中装满着温暖的春天,这个冬天注定不会再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