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张桂清
自大学毕业以来,在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任教至今已有21年。在教育教学方面与时俱进、探索创新、勇挑重担,获得学校师生的广泛认可。回忆工作中的点滴,其中有快乐与烦恼,也有成功与失败…但无论怎样,我在失败中逐渐成长着,在成长中逐渐体验着,在体验中逐渐总结着,这就是我最大的收获与快乐。回顾参加工作这些年,工作的一幕幕又重现在眼前,为了反思成败与总结经验,现将本人工作小结如下:
一.教育教学方面在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我利用假期时间,把下学期全部课时的多媒体课件全部准备好,真正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在备课过程中钻研教材,理解教材,运用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备课深入细致,而备课的困惑给我灵感,2011年4月论文《有理数运算在实际应用中的典例剖析》在学知报社发表;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由课堂教学引发思考并撰写论文,同时2011年所撰写的论文《议初中数学新课改》获国家级一等奖;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一面自觉学习先进教育思想方法、优秀教学方法等,
一面继续进行“课堂教学”的分层教学研究,2012年11月《我的生本课堂》发表于学知报社;2010年被评森工总局级教学能手标兵荣誉称号;力争实现“后进生转化,中等生优化,优秀生提高,各类学生都得到应有发展”的目标。
二、班级管理方面培培养班干部,主动与家长沟通,虚心接受家长的建议,并从家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争取与家长的教育思想达成一致。我不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更注重学习态度、方法和习惯;不但重视学生的品德养成,而且更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我虚心学习、大胆创新,跟班紧、认真负责、指导到位,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作用,使班级真正形成“团结向上,纪律严明,环境整洁,学习刻苦”的良好班气,凭借着这份对工作的执着我多次被评为局级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我在论文《如何转化后进生》中这样写到:“后进生需要的是老师更多的爱”, 同时也给了我教育的灵感,2012年12月论文《德育案例》在学知报社发表;2013年2月《用爱浇灌心灵》发表于学知报社;2014年5月《班主任教育叙事-点滴雨露润春雷》发表于学知报社;2011年1月,荣获黑龙江省海林林业局“关爱标兵”荣誉称号。所以在2010、2013年获局级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2011年9月,荣获黑龙江省森工总局教育局“骨干教师”荣誉称号; 2015年8月,荣获黑龙江省森工总局教育局“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三、提高自身素质在在21年的教学中,为了教好书,提高教学质量,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习教学改革成果和经验。我积极参加校外、校内的培训的教研活动,不断改进教法和提高教学理论水平。2015年1月,学校组织教师《微课制作》培训由我主讲;2013年12月,荣获黑龙江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中学骨干班主任岗位培训优秀学员”荣誉称号;2015年12月30日荣获森工系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远程培训(第二期)优秀学员荣誉称号;同时获得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
多次承担示范课,优质课,都得到教师和领导的表扬, 2013年12月研讨课《三视图》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国培计划(2013)“送培下乡”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2011年7月《从不同方向看》在黑龙江省2011年初中数学青年教师优秀观摩与评比活动中荣获现场赛课类一等奖;2011年11月《从不同方向看》在东北地区中学数学教学优秀课评比活动中被评为一等奖;
2014年3月说课稿《从不同方向看》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教育专业委员会教师专业化研究中心获二等奖; 2015.3.28科研成果《专业成长的足迹》在黑龙江省教育学会第三十二次教育科研成果评审中获一等奖;2013年7月,《初中数学“导学案”运用浅析》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十二五”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2014年10月科研课题《导学案模式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验收合格,准予结题;
2015年9月,在“生态杯”第三届森工系统初中教学能手考评活动中,被聘为数学学科专家评委;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我,自身成长的同时,不忘做好传帮带工作,指导青年教师快速成长,2011年6月,在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指导赵琳琳老师《四边形》“新蕾杯”优质课大赛中被评为一等奖;虽然没有干过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平凡的工作赢得了社会的承认,赢得了学生家长的好评,这是用万斗黄金也换不到。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2019-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