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岛》是《人之彼岸》的最后一个科幻故事。
郝景芳关于人类的思考最终落到故事结束前的最后一段话中:“凯克一个人来到海边,看着夜幕中黑沉静谧的深海,站在礁石上,向海的另一端喊道:”喂,你知道吗,有时候,自由意志就是你能主动选择最小概率的路。
“她所表达的意思,《流浪地球》中马兆说道:”记住,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
在一次次对同类的人性感到失望的时候,这些作品带来对人的关爱与救赎感,总是能让人潸然泪下。
郝景芳终究是国内自己所知道的仅有的科幻女作家,可比性不多,因此我只能拿她的作品去碰撞大刘的,相对来说,她的”硬核“不算太硬。可是这样对比确实有些不太公平,俩人经历的年代和阅历都不相同了。不得不说的是,她的作品,在环境创设的描写上不敌大刘,比如《人之岛》,还是缺少一些宏大叙事中呈现的客观背景的想象,因此建构给读者的图景其实也不算多。但没关系,我依然很喜欢这些创作。
《人之彼岸》的几个故事有非常明确的代表性——《你在哪里》探讨的是人工智能时代之后我们的爱情该如何安放?《永生医院》探讨的是人的医疗手段和生命议题。《爱的问题》探讨了人工智能机器人在家庭生活场景中家庭保姆的应用。《乾坤和亚力》的故事虽然短小,但也体现了郝景芳不同于其它科幻作家的功力,她善于细腻的关照到年幼的孩子,就像乾坤能做到的那样,与孩子平视,站在与他们同样的高度去谈论人工智能话题。而我最喜欢的故事莫过于《人之岛》了,这个故事探讨的核心是”自由意志“,何以为人?有自由意志方为人。那么人工智能时代的自由意志是什么?郝景芳试图通过这个故事带给我们一些想象,透过超级人工智能宙斯也带给我们一些思考。
书都到这儿还不能放下,故事讲完,接下来还有一个章节叫做”非科幻思考“,主要论述了几个问题:离超级人工智能还有多远?人工智能时代应如何学习?虽然书的出版在2017年,但依然可以作为一些参考读一读。只是,我想,那时的郝景芳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也没有想到2022年会迎来人工智能时代的重要突破。
特意以“国内女科幻作家”为关键词搜索了一番,找到一些小众书单,有点小兴奋的期待接下来又有个主题性书单可以读一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