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能够听到一个词,叫做“老好人”,这样的人群总是能够做到自我牺牲去成全别人,不管自己有多不想做这件事,也会满口答应下来,甚至于不惜委屈自己。其实我也是这类人群中的一员,在认识问题到改变自己的过程中,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虽然说并没有完全cure,但我相信,这只是时间问题。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种现象的背后是“迎合型人格障碍”在作祟,那么什么叫做“迎合型人格障碍”呢?在心理学的定义当中,所谓“迎合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含有强烈的自我牺牲成分在内从而导致人际关系中的种种冲突同时自己也深感痛苦的障碍。
闺蜜曾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她作为一个新员工进入某大型公司工作,刚开始,为了和同事搞好关系,可以说是有求必应,近乎于讨好之嫌。如果说是一次两次为了私情帮忙,那倒是无可厚非,可经常性地要求,让闺蜜深陷痛苦,却也不好说出口。都是同级,低头不见抬头见,说了,怕影响感情,不说,又怕委屈自己,权衡之下,总是做出了以他人工作为主的决定。可是,日子久了,同事愈渐大胆起来,甚至触及到了她的个人利益,将自己星期六日的工作排班与闺蜜的轮休交换,并且次次如此。新仇旧恨积攒在一起,闺蜜终于忍不住爆发、抗议,却不料遭受同事反感排挤,最终不堪重负而辞职。
其实针对闺蜜来说,刚入职,多锻炼总是好的,但是不应该失去某些原则,该帮则帮,要学会拒绝和保持自我。其实,在一个team里,如果有一个人总是为别人处理杂事,那么起初大家会感谢他,慢慢的,大家再碰到不喜欢做的都会自然而然的推给这个人,并且觉得理所应当。所以适当的拒绝,适当的为自己争取是有必要的。即便当时的拒绝可能会导致些许的尴尬,但日后同事便知道了你的界限,知道了你能接受什么,接受不了什么,这种相处模式反而会让你更舒服。可是一味地纵容,像现在这样反而很混乱,他们会觉得:“以前一直这样不是也挺好嘛,也没见你有这么大反应啊?! ”慢慢地,他们反感了你,反而让你的日子更难受,因为他们觉得你对他们有意见。
打个比方:一个老好人,对所有人有求必应,今天唯独对你翻脸了,你说,他是不是对你有意见?虽然老好人心里并不这么想,但你一定会这么认为。所以才有了后续的反感,甚至于厌恶。
我们一定都听说过一句话:“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但我们都不知道,我们的善良,必须要有点锋芒,这里并不是说用锋芒伤害别人,而是要学会保护自己,懂得把握有分寸的善良。我们可以warm-hearted,可以善解人意,但绝不是你说要求我帮忙,我就放下所有事来先完成你的事,绝不是你侵害了我的利益,我为了顾及人情世故而吃哑巴亏。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
以前的自己,活得很是纠结,困扰不断。比如说:别人的生日,总会记在本子上,手机上,到了指定日期就会道一声祝贺,希望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好,而不求别人记住自己的,但实际上对方也确实记不住;不希望麻烦别人,却总希望自己能帮到别人,甚至于牺牲自己,“我来我来”,“不用不用”是我常说的话,至于为什么说两遍,估计是我觉得多说几遍才会让自己和对方都会舒坦吧;遇到AA聚餐时,自己把所有的钱掏了,事后又不好意思一个一个要,总觉得对方会主动给的,如果不给,就会默默承受损失……
到后来,我才慢慢地明白,这样的自己活的很痛苦,其实生而为人,我们没必要做到“假大空”的完美,没必要太在意别人的感受,而牺牲自己去讨好别人,只要做自己就好了,真实而纯粹。而这时的我们,也找回了自己做人的原则和底线,建立了真实的社交关系,才会活的自由而快乐,得两三知己,诗酒一生。
而这一生,我们要心存善良但却不是老好人到全无棱角。我们要学会合理运用自己的底线与原则赢得大家的尊重,我们可以善良,但要会保护自己,我们可以帮忙,但不许委屈自己,干费力不讨好的营生。要知道,我们独一无二的善良是为了让世界学会感恩,而不是无止境的索取。
我们生来闪耀,没必要苟且与讨好。愿我和你都能在已经握手言和的世界中,活出四月的清风,七月的盛夏,和冬月的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