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追大火网剧《二十不惑》,剧中讲述了四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求职、升学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挫折和快乐。
其中对于职场的刻画简直不要太真实,几处反转不仅突显了职场的勾心斗角,也仿佛让我看到了刚上班时候的自己。
剧中,最令人大跌眼镜的反转剧情莫过于姜小果在杨小蓉的指挥下冒充杨小蓉与雷总谈判的事情败露之后,杨小蓉不仅没有说出真相,反而反咬了姜小果一口。
姜小果惊讶的眼神和百口莫辩的表情和当时被知心大姐出卖的我如出一辙。
刚一入职,我就结识了单位里的L姐。与杨小蓉不同的是,这位L姐性格活泼,嗓门尖锐,打扮入时,整个人都很高调。
她喜欢和我们这一群新入职的“小朋友”一起玩,一起分享小“秘密”,帮助我们排忧解难,向我们传递“职场生存法则”。我们这一批新入职的同事都很喜欢她,把她当成知心大姐。
我也一度觉得她热情又温暖,于是慢慢放下对职场同事防备,或多或少听从她的一些“忠告”。
在我刚上班的那阵子,还没有完全适应工作环境,思想也保持在学生的状态,在被领导难为几次之后产生了负面情绪,是她安慰我,替我说话,帮助我疏导情绪,让我一步步坚持了过来。
从那之后,我对她彻底不设防了,几乎什么事儿都会和她说,我以为她是真的理解我、懂我、心疼我的。
L姐什么都好,只是性格直爽,心直口快,在单位得罪了不少人。我也觉得她不过是真性情,口无遮拦而已,没有坏心眼,无伤大雅。
直到发生了几件事儿,我才慢慢地看清事实真相。
第一件事儿是她去综合科领了一箱A4纸却没有登记,被综合科科长提醒之后不仅没有道歉反而是趾高气昂地嫌人家小气。
本来办公室的管理规则如此,领取人登记这个设置应该是非常普遍的事儿了,但是L姐本身做错后还理不直气也壮的样子真的让我大吃一惊,这也是她在我心里的第一次改观。
另一件事儿发生在入夏之后,大家都纷纷穿上了小裙子,L姐跟我说单位的其他大姐都见不得别人好,穿点漂亮的他们就露出一副没见过世面的酸嘴脸。
我起初听了这些话,便天天穿着长裤短袖,生怕别人评头论足。但是天气逐渐热了起来,我就在某一个炎热的午后穿了一条过膝雪纺连衣裙去上班。
可能是那天突然换了风格,单位的人都夸赞了我,发现大家并没有L姐口中的讥讽之后,我悬着的心也就放了下来。
本以为L姐也会夸我几句,但是不料,见到她时她先是把我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然后眼神十分微妙地闪过一丝厌恶,接着不是说衣服不合身就是说花色显老地讽刺了我一番。我张了张嘴,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默默接受她的“批评”。
那时候我突然就有点明白了,或许善于嫉妒别人的人并不是那些大姐们,而恰恰就是L姐本身。
而对于L姐口中所谓的“嫉妒”,恐怕并不是见不得她打扮漂亮,可能是因为她穿着打扮实在另类。
低胸晚礼服、高开叉旗袍都是她的标配,走路生风,高跟鞋嘎嘎作响,这在我们这种认真严肃的工作氛围中确实“吸人眼球”。
显然她并不明白大家投来异样眼光的真实意义,只把这些惊讶、不解都归为“嫉妒”。
要说前两件事儿只是她个人性格和生活习惯的关系,那么第三件事儿实在是让我无法理解。
当时我和L姐所在的部门有工作上的交集,需要加班完成。本来这部分工作不归我负责是不需要参加的,领导也没有说我必须要参加,再加上我之前已经连续加了2个月的班了,实在不想继续加班。
于是我跟L姐表达了一下我不想加班这件事,因为她之前也在我面前替我喊冤,说什么一个女孩子天天加班太不容易了,领导也太狠了,连续加班谁受得了之类的...
本以为她会体谅我,在领导面前帮我说说好话,就不用我加班了,但事实告诉我,还是我太天真了。
她不仅没有给我说好话,还去领导那主动要求加班带上我,我还以为她会说是想让我学习点什么新东西之类的话,没想到她当着领导来了一句,年轻人就要多干活,你们不干谁干,怎么刚上班就处处想着要偷懒呢。
我一脸懵,看着她的嘴一张一合向领导说我的“懒惰”,心里百感交集,有点惊讶,有点委屈,有点气愤,有点疑惑,又有点心寒。
突然想起在知乎上看到的“识人法则”:进入一个新的环境,要提防那些主动来和你交朋友的人,因为她们没朋友是有原因的。
那件事之后,我就主动和L姐保持了距离,毕竟,人总是要学会在挫折中成长的。
不过职场里也并非没有真友谊,在共同利益的驱动下,大家一起配合完成工作,互相鼓励、互相打气的情况也是随处可见。
成熟地过程让我们能慢慢地分清真心还是伪善,所以不用过于警惕,也不要把所有人都拒之千里之外,拥抱真心朋友,一起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