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读了《三十六大》之后才真正爱上冯唐的。接着一口气买下他所有的小说、散文。一摞子沉甸甸,一路抱回家胳膊有点酸。按写作时间,我从《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读起。
书读了两页,我就认定这是一本彻头彻尾的黄书。
用一个初识人事毛头小子的视角表达青春期的蠢蠢欲动、朦胧幻想,露骨直白。但又及其自然顺畅,且精准。不矫情、不拖沓、不夸张。我带着心里的一点点小怀疑,慢慢读下去。
【1】
冯唐讲故事很特别,文字组合巧妙。用他的话说,是师承他的语文老师:排比拟人比喻一个都不能少。我读书有个习惯,喜欢的字句用铅笔勾出。这本书我却无从下手,每句都值得再读一遍,每个字都不想错过。
他描写老流氓孔建国少年时候的故乡:
有时候是北风如刀,残阳如血,黄沙满天,白骨遍野,吃不上喝不上;有时候却是杂草丛生,群莺乱飞,绿水绕户,青苔侵街,有鱼有肉有甜点……
他写张国栋吸烟:
我望着缕缕的青烟从张国栋口中盘旋而起,我顺着青烟抬起头,天上有颗流星飘落,滑过夜空,坠落到无名的黑暗中,仿佛开败了的花朵断离枝条,坠入池塘。千年前坠楼的绿珠,千年后自己斟酌良久却仿佛不得不割舍的某种心情,不都是同一种美丽和凄凉吗?
他写给朱裳的诗:
印
我把月亮印在天上
天就是我的
我把片鞋印在地上
地就是我的
我把唇印在你的额头
你就是我的
我就想,如果高中时那个灌篮很帅的男孩子能念出这么一首诗,我一定就被他沦陷了。在遥远的17岁,我没有沦陷。但读冯唐的文字,我彻底沦陷。
【2】
像一个二十郎当岁的小伙子,白衬衣耐克球鞋,衬衣角系在一起,双手插兜叼根大前门。斜眼看着你,一字一句的给你讲他的故事……
现在看来,我和朱裳的关系是短暂的相好和漫长的暧昧构成的。
青春期的我们,谁心里没个美好的影子啊?那或许是隔壁班里那个年级第一的学霸,也可能是校足球队帅帅的前锋。当然收获最多女生似水柔情目光的,是每天傍晚坐在草坪上弹吉他的长发boy。
高二时来了一位年轻的体育老师。长得像温兆伦,头发是好看的三七分,眼睛细长,笑起来阳光灿烂,直惹得全班女生春心荡漾。每到体育课,班里的女生都精心打扮花枝招展,仿佛怡红院开门迎客,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大胆开放的女生会在跑步时故意站着不动,等老师来问时扭捏掩面用极细的声音说身体不方便,然后在旁边一大群女生起哄中,用火辣辣的眼神送走帅帅的体育老师。那股子酸酸涩涩的滋味一直充盈着我的整个高中。
高二的美好日子短之又短。还没来得及多看上几眼帅帅的体育老师,昏天暗地的高三就泰山压顶了。
高三,就是,无论你有多躁动都必须安分的钉在座椅上老老实实看书,无论你爹多牛叉该背的英文该上的补习班一个也不能少。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中国取消了高考,那得多多少小流氓、失足少女外加浑浑终日的高中女教师啊!高考让原本爱读书的孩子变痴变癫狂,让蠢蠢欲动的青春遭受强力灭火剂扼死摇篮,更让一群少男少女诅咒痛恨又想快速接近。我喜欢这种到底了的感觉。彻底的,极致的,飞蛾扑火的。然后是涅槃是一头栽下是远走高飞。仿佛一种仪式性的遗体告别,戛然而止。同时另一个世界开启,活色生香。
【3】
男孩子的青春是抽烟喝酒烫头。女孩子的青春是高跟鞋红唇和情书。
我喜欢冯唐讲故事的方式,从过去说到现在,再说回去。每个人物的过去未来交代得清清楚楚,又糊里糊涂。但从年轻时的性格秉性推测日后的人生,似乎又是那么合情合理,性格决定的不止是命运、财运、桃花运,还有今生来世子孙万代。
你不一定是学霸,但一定要有一个牛逼的大脑。用来想从前的英雄、现世的老炮儿、未来冉冉升起的自己。
有段时间我迷各种算命、星象、手相、塔罗,反复研读易经、性格色彩学甚至梦的解析。就是想弄清楚命运是否能未卜先知,开光的大师法器又是否可以趋害避凶。如若不能,为何有些人从小到大都一帆风顺,而有些人却命运多舜。主要是一直耿耿于怀自己不是富二代官二代也罢,为何不能身材火辣面容姣好,或者天赋异禀聪明过人。为何有人一路重点、清华、斯坦福最后站在硅谷指点江山,而我只能挣扎于芸芸众生苦无出头之日。
冯唐给出的答案是,青春期你发育成什么样,后面的一生就会按照这个枝丫继续长下去。年轻的小伙子,谁不想泡个女神。有些人在女神身边搔首弄姿献殷勤,有些躲在角落偷窥意淫独自煎熬,痛快的会上演挺身而出英雄救美最后也抱得美人归。看,生来英雄便从小就勇猛,生来狗熊自然掏洞冬眠。
对此我无力反对又不愿苟同。最后,青春就这样呼啸而过无疾而终。
“我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韩寒在《后会无期》里如是说。
青春何尝不是一场后会无期的旅程?
一本青春期骚动不安、不成长便成人的小说,看得我酣畅淋漓,合上书却想哭。耳边响起的不是王菲的《匆匆那年》,而是郑伊健的《友情岁月》。
最后,让我们重来做一下那个关于孤岛的选择题:
如果你一个人去孤岛,
只让带一本书,你带哪本?
只让带一个姑娘,你带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