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Ⅰ>

第一章 概述

  1. 互联网基础结构的发展:军方-> 高校 ->世界
    1.1 第一阶段:单个网络-> 网络互连
    1.2 第二阶段:形成三级结构的互联网(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
    1.3 第三阶段: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互联网
  2. 互联网(Internet)是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互连网,它采用TCP/IP协议族作为通信规则,前身是美国的ARPNET
  3. 互联网的组成:边缘部分[资源子网/端系统/末端/用户主机] 核心部分[通信子网/网络and路由器]
  4. 三种交换:电路交换--电话网络、报文交换、分组交换--计算机网络
  5. 计算机网络性能
    4.1 速率:bit/s = b/s = bps kb/s Mb/s Gb/s 其中k=1000 而不是1024
    4.2 带宽 = 最高数据率 单位bps
    4.3 时延 = 发送delay + 传播delay + 处理delay + 排队delay
    --------------计算方式见书P22-----------------
    4.4 时延带宽积 = 传播时延 * 带宽 想象管道的体积:底面积(带宽)* 高(传播时延)
    4.5 往返时间RTT ≈ 2 * 总时延
    4.6 利用率D = D0/1-U
  6. 课后习题 1-10 1-11 1-17 1-18 1-19
    △ 1-20 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采用分层次的结构?试举出一些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
    答:分层的好处:
    ①各层之间是独立的。某一层可以使用其下一层提供的服务而不需要知道服务是如何实现的。
    ②灵活性好。当某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其接口关系不变,则这层以上或以下的各层均不受影响。
    ③结构上可分割开。各层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④易于实现和维护。
    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有邮政系统,物流系统。
    △ 1-24 论述具有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答:综合OSI 和TCP/IP 的优点,采用一种原理体系结构。各层的主要功能:
    物理层 物理层的任务就是透明地传送比特流。(注意:传递信息的物理媒体,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等,是在物理层的下面,当做第0 层。) 物理层还要确定连接电缆插头的定义及连接法。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的任务是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frame)为单位的数据。每一帧包括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
    网络层 网络层的任务就是要选择合适的路由,使发送站的运输层所传下来的分组能够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找到目的站,并交付给目的站的运输层。
    运输层 运输层的任务是向上一层的进行通信的两个进程之间提供一个可靠的端到端服务,使它们看不见运输层以下的数据通信的细节。
    应用层 应用层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