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4学习笔记
Print()函数
print() 函数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 指令 和 内容
print(1024)
#print - 指令 1024 - 内容
这一行用 print() 函数实现的代码,实现了打印数字 1024 的功能。
引号的作用 ' '
print(1024-365)=>659
#这样打印的是公式计算结果而非公式本身。
print('1024-365')=>1024-365
#给算式包上英文单引号,输出的就是原算式。
英文的 单引号(') 和 双引号("),作用是一样的,都起到了打印原本算式,而非计算结果的作用。
*必须要使用英文的引号包裹内容,print 后面的括号必须是英文的括号。
转义字符
print(' I'm really stupid ')
输出结果如下
SyntaxError: bad input on line 1
因为print 函数的括号中出现了三个一模一样的引号,pyhton分不清到底包裹的是哪些内容,引发错乱。
将 print(' I'm really stupid ') 改为 print('' I'm really stupid '')
第一种方法把要打印的文字两边改成双引号包裹,这样引号之间就不会混淆。
(\)它的作用是改变字符原本的含义。在代码中,引号原本的含义是要包裹内容,不让 Python 去解析。
而转义字符 \' 将打印内容中的引号的意义“转变”
print(' I\'m really stupid ')
第二种方法在不需要被 Python 解析(理解)的引号前加上反斜杠(\)
引号的扩展作用
如果想在屏幕上打印的内容很长,动不动就要换行和分段,还有各种引号等。
我们可以在文本的左右各加上三个连续的单引号(''')或者双引号("""),这样就不需要考虑使用引号和换行时要不要加转义符的问题了。
变量
name = '兮兮'
age = 18
height = '175cm'
上面是一个常见的定义变量操作,意思是把 '分不清东西' 赋值 给 name(名字)这个变量。
变量 像是一个盒子,我们把 分不清东西 的名字放进去,并给盒子贴上标签(name),便于以后使用。
把东西放进盒子的过程,就称为 赋值,赋值是通过 等号 = 来完成的。
这个等号 = 的含义并不是判断相等,它表示的是:把等号右边的内容放进左边的变量盒子。
举个例子,嘟嘟是我的猫,它的名字存在 cat 盒子里,计算机通过 cat 就能得到他的名字:
cat = '嘟嘟'
print(cat)
#输出:嘟嘟
打印变量 cat 也就相当于把 cat 盒子里储存的东西打印出来,所以,print(cat) 也就相当于 print('嘟嘟'),都是在屏幕上打印出 嘟嘟。
既然叫“变”量,顾名思义变量的内容是可以“改变”的,我们随时可以把新内容放到变量盒子里。不过,盒子容量有限,只能容纳 1 个数据,新内容会把之前的挤出来,变量盒子中只剩下 最新数据。
cat = '嘟嘟'
cat = '弟弟'
print(cat)
#输出:弟弟
可以把上面的代码理解为把 嘟嘟 换成了 弟弟 ,他将 cat 这个变量名让给弟弟用了。于是,第二次赋值的 '弟弟' 替换了第一次赋值的 '嘟嘟',print(cat) 打印的是 弟弟。
*变量盒子里只会保留 最新数据
字符串
内容要用引号包裹起来。这个用引号包裹起来的内容,它有个专业的名字——字符串。
print('嘟嘟')
#print - 指令 '嘟嘟‘ - 字符串
Python 有很多数据类型。字符串是是编程语言中用来表示 文本 的数据类型。
包裹字符串的引号不仅能用单引号('),还能用双引号(")和三个单独的引号('''),效果没有区别,但一定要保持 前后统一。
motto =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print(motto)
print(motto)
print(motto)
#输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字符串拼接
在 Python 中字符串拼接的方法很简单,只要使用 + 将需要拼接的内容连在一起即可。
name = '兮兮'
cat = '嘟嘟'
print(name+'的猫是'+cat)
# 输出:兮兮的猫是嘟嘟
这里的 name 和 cat 都是存储字符串的变量,这种变量一般也称为 字符串变量。
用加号 + 把字符串变量 name、cat 和字符串 '的猫是' 拼接起来,最终得到字符串 '兮兮的猫是嘟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