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主题为在日常生活中修行,过去三十年我对修行这个词是陌生的,2015年底才首次听说,也不太懂是何意思,现在慢慢听到的也多了,但也不清楚别人口中所谓修行与我所理解是否一致,那谈谈我所理解的修行,我的观点修行即修正自己的行为,最终走向圣贤之道。
自古以来,中国人重视修身养性,安身立命,崇尚天地君亲师,有圣贤情怀和高尚的精神追求,经常的场景就是一边吟诗作对,另一边抚琴当歌,三五知己好不惬意,男子弱冠之年便可考取功名,女子自小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这样的社会丰富的精神修养造就了中华文明的魁宝。
社会文明的进步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如果道德沉沦,没有了精神追求,人就会变的匮乏,继而给社会和环境带来破坏性继而毁灭。因此我们每个人需要及时修正自己的行为,那如何做起,从日常生活开始,一点一滴做起,以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那如何修,以什么标准,孔子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贤,有圣。”老子也将人分为圣人,贤人,君子,小人。“最上等的人,人们不知道他的存在;上等之人,人们亲近并且赞誉他;中等之人,人们敬畏他;下等之人,人们侮辱他。”
圣人是没有执着的无为之人。贤人是执着行善的有为之人。君子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人。小人则是苛薄他人放纵自己的人。
社会上的人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驭术,投机取巧,唯利是图。另一类循道,光明磊落,刚正不阿。因为风气浮躁慢慢驭术之人多了,就崇尚捷径,都恨不得一步登天,殊不知不在道里,欲速则不达,南辕北撤,迟早会翻车,真正大道至简,因为天地正道宇宙规律,人需要保持敬畏心。
我们每个人起码先做到君子说到做到,再存善心护善念这样会成为一个贤人,最后无为而为成圣,一步步修正走向圣贤之路,才不枉此生。
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在于你为他人创造了什么,你有益于社会什么,而不是你拥有什么,因为你所拥有的一切最终并不属于你,而你带不走任何东西,那我们唯一期待的是为世界留下了什么。祝福每个人都成走向圣贤之路。
2017年3月14日 22:49写于深圳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