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修行

今日主题为在日常生活中修行,过去三十年我对修行这个词是陌生的,2015年底才首次听说,也不太懂是何意思,现在慢慢听到的也多了,但也不清楚别人口中所谓修行与我所理解是否一致,那谈谈我所理解的修行,我的观点修行即修正自己的行为,最终走向圣贤之道。

自古以来,中国人重视修身养性,安身立命,崇尚天地君亲师,有圣贤情怀和高尚的精神追求,经常的场景就是一边吟诗作对,另一边抚琴当歌,三五知己好不惬意,男子弱冠之年便可考取功名,女子自小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这样的社会丰富的精神修养造就了中华文明的魁宝。

社会文明的进步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如果道德沉沦,没有了精神追求,人就会变的匮乏,继而给社会和环境带来破坏性继而毁灭。因此我们每个人需要及时修正自己的行为,那如何做起,从日常生活开始,一点一滴做起,以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那如何修,以什么标准,孔子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贤,有圣。”老子也将人分为圣人,贤人,君子,小人。“最上等的人,人们不知道他的存在;上等之人,人们亲近并且赞誉他;中等之人,人们敬畏他;下等之人,人们侮辱他。”

圣人是没有执着的无为之人。贤人是执着行善的有为之人。君子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人。小人则是苛薄他人放纵自己的人。

社会上的人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驭术,投机取巧,唯利是图。另一类循道,光明磊落,刚正不阿。因为风气浮躁慢慢驭术之人多了,就崇尚捷径,都恨不得一步登天,殊不知不在道里,欲速则不达,南辕北撤,迟早会翻车,真正大道至简,因为天地正道宇宙规律,人需要保持敬畏心。

我们每个人起码先做到君子说到做到,再存善心护善念这样会成为一个贤人,最后无为而为成圣,一步步修正走向圣贤之路,才不枉此生。

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在于你为他人创造了什么,你有益于社会什么,而不是你拥有什么,因为你所拥有的一切最终并不属于你,而你带不走任何东西,那我们唯一期待的是为世界留下了什么。祝福每个人都成走向圣贤之路。

2017年3月14日 22:49写于深圳家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小时侯认为修行之人就是出家的和尚。他们远离俗世红尘到深山老林的寺庙中过清苦的日子。他们戒除掉在俗世中的种种不良行...
    乐乐呵呵呦阅读 377评论 0 0
  • 和闺蜜小聚,好久不见,但一见如故。她还是那种我喜欢的调性和味道,只不过唯一变化的是,她恢复单身身份了。又一个。 今...
    毛攀阅读 319评论 0 0
  • 突然想到了“欢娱嫌夜短”这句话,他说想要让时间过得长一些就让日子难熬些,因为痛苦中分秒都被煎熬拉长得如同度日如年,...
    林雅阅读 516评论 0 1
  • 当一个人问你 你还记得你的青春都有谁陪伴过你吗? 你想到的将会是和你经历过每一件“第一次”的那个朋友、 当一个人问...
    深情不如单相思阅读 410评论 0 0
  • #79 我的暑假特别爽,玩翻了,简直是国际化暑期,走了加拿大、中国、日本、西班牙、冰岛、葡萄牙。现在回到加拿大,要...
    花花骚年阅读 28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