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陆原静书【7】
【原文】
来书云:“此心未发之体,其在已发之前乎?其在已发之中而为之主乎?其无前后、内外而浑然之体者乎?今谓心之动静者,其主有事无事而言乎?其主寂然感通而言乎?其主循理从欲而言乎?若以循理为静,从欲为动,则于所谓‘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①‘动极而静,静极而动’②者,不可通矣。若以有事而感通为动,无事而寂然为静,则于所谓‘动而无动,静而无静’③者,不可通矣。若谓未发在已发之先,静而生动,是至诚有息也,圣人有复也④,又不可矣。若谓未发在已发之中,则不知未发、已发俱当主静乎?抑未发为静而已发为动乎?抑未发、已发俱无动无静乎?俱有动有静乎?幸教。”
未发之中,即良知也,无前后、内外,而浑然一体者也。有事、无事可以言动静,而良知无分于有事无事也。寂然、感通可以言动静,而良知无分于寂然感通也。动静者,所遇之时;心之本体,固无分于动静也。理无动者也,动即为欲。循理则虽酬酢万变,而未尝动也;从欲则虽槁心一念,而未尝静也。“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又何疑乎?有事而感通,固可以言动,然而寂然者未尝有增也;无事而寂然,固可以言静,然而感通者未尝有减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又何疑乎?无前后内外而浑然一体,则至诚有息之疑,不待解矣。
未发在已发之中,而已发之中未尝别有未发者在;已发在未发之中,而未发之中未尝别有已发者存:是未尝无动静,而不可以动静分者也。凡观古人言语,在以意逆志而得其大旨。若必拘滞于文义,则“靡有孑遗”者,是周果无遗民也⑤。周子“静极而动”之说,苟不善观,亦未免有病。盖其意从“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说来。太极生生之理,妙用无息,而常体不易。太极之生生,即阴阳之生生。就其生生之中,指其妙用无息者而谓之动,谓之阳之生,非谓动而后生阳也;就其生生之中,指其常体不易者而谓之静,谓之阴之生,非谓静而后生阴也。若果静而后生阴,动而后生阳,则是阴阳动静,截然各自为一物矣。阴阳一气也,一气屈伸而为阴阳;动静一理也,一理隐显而为动静。
春夏可以为阳为动,而未尝无阴与静也;秋冬可以为阴为静,而未尝无阳与动也。春夏此不息,秋冬此不息,皆可谓之阳、谓之动也。春夏此常体,秋冬此常体,皆可谓之阴、谓之静也。自元、会、运、世⑥、岁、月、日、时以至刻、秒、忽、微⑦,莫不皆然。所谓“动静无端,阴阳无始”,在知道者默而识之,非可以言语穷也。若只牵文泥句,比拟仿像,则所谓心从法华转,非是转法华⑧矣。
[注释]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语出《河南程氏遗书》:“静中便有动,动中自有静。”
②动极而静,静极而动:语出周敦颐《太极图说》:“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而动。”
③“动而无动”二句:语出周敦颐《通书》:“动而无静,静而无动,物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神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非不动不静也。”
④圣人有复:语出周敦颐《通书》:“性焉安焉之谓圣,复焉执焉之谓贤。”在周敦颐看来,圣人以德为性,已经能够安住于本性上而不动摇,所以不存在复德的问题,“圣人有复”是讲不通的。
⑤“以意逆志”四句:语出《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以意逆志,意为用自己的心思去揣度他人的心思。《云汉》,《诗经·大雅》的篇名。
⑥元、会、运、世:这是北宋理学家、易学家邵雍发明的一种宇宙计时方法。一世三十年,一运十二世,一会三十运,一元十二会。
⑦刻、秒、忽、微:古代较小的计时单位。
⑧“心从《法华》转”二句:意为尚未参透《法华经》究竟义谛的人会拘泥于该经的文句,在文字上打转,这就是被《法华》所转。语出《六祖法宝坛经·机缘品》。
[译文]
陆原静信中问:
“人心未发的本体,具体是指在‘已发’之前呢?还是在‘已发’之中并主宰着‘已发’呢?或者是‘未发’‘已发’不分前后内外而浑然一体呢?现在谈论心是动或是静,主要是从有事无事来说的,还是从寂然不动、感应相通上来说的呢?或者是从遵循天理、顺从欲望上来说的呢?如果说循理就是静,从欲就是动,那么所谓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极而静,静极而动’就说不通了。如果有事感应相通为动,无事寂然不动为静,那么对于所谓的‘动而无动,静而无静’,就说不通了。如果说‘未发’在‘已发’之前,静而产生动,那么,至诚就要停息,圣人也需要复性了。这样说也不对。如果说‘未发’在‘已发’之中,那么不知道‘未发’‘已发’都主静呢?还是‘未发’主静,而‘已发’主动呢?或是‘未发’‘已发’既不是动也不是静?还是它们既是动也是静?请先生指教。”
王阳明回信说:
“未发之中”就是良知,良知是没有前后内外之分的,是浑然一体的。有事、无事可以用动、静来说,而良知不能分有事、无事。寂然不动、感应相通你可以说它是动也可以说是静,而良知是不分寂然时或是感通时才有的。动、静只是描述了人所遭遇那一刻的状态,心的本体原本就没有动、静之分。天理是静止不动的,如果动了就是私欲。遵循天理就算是酬酢万变,心也是不动的;顺从私欲即使心中只有一丝杂念也不是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又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呢?有事而感应相通固然可以说是动,但是寂然也未尝有丝毫增长啊!无事而寂然不动固然可以说是静,但是感通也未尝有丝毫减少啊!“动而无动,静而无静”又有什么可疑惑的呢?良知无前后内外之别而浑然一体,那么对于至诚有息的疑惑就不用再解释了。
“未发”在“已发”之中,但“已发”之中未尝另有“未发”存在;“已发”在“未发”之中,但“未发”之中未尝另有“已发”存在。心未尝没有动与静的状态,而是不能事先分什么时候是动什么时候是静的状态。凡是看古人的言论,关键在于用心猜测古人的心思从而理解其主旨,如果只是死扣表面字义,那么“靡有孑遗”就是周朝果真没有遗民的意思了。周敦颐先生的“静极而动”的学说,如果你不善于观察,未免会出现理解错误。这是因为他的意思是从“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上来说的。太极的生生不息之理,妙用无穷,但其本体是永恒不变的。太极的生生不息其实就是阴与阳的不停转换。在这生生不息的过程中,就其妙用无穷而言就是动,就是阳的产生,并非运动之后才产生阳;在这生生不息的过程中,就其本体永恒不变而言就是静,就是阴的产生,并非静止之后才产生阴的。如果果真是静止之后才产生阴的,运动之后才产生阳的,那么阴、阳、动、静就被分割成截然不同的事物了。阴阳是一种气,这种气的伸缩产生阴阳;动静是一个理,这一理的隐显就是动静。
春夏可以说是阳是动,但并非没有阴与静;秋冬可以说是阴是静,但也并非没有阳与动。春夏不会停止不变,秋冬也不会停止不变,都同时可称为阳,都同时可称为动;春夏有这不变的常体,秋冬也有这不变的常体,都可以称做阴与静。从时间单位上说,元、会、运、世、岁、月、日、时一直到刻、秒、忽、微,无不是这样。所谓的“动静没有开端,阴阳没有起始”,明白的人默而识之,不是用言语可以完全表述的。如果只拘泥于文言字面,打比方用比喻,那么就是所谓“心跟随着《法华经》转,而不是《法华经》跟随着心转”了。
[解读]
这段书信由动静之差与天理、人欲之别的相似处入手,讨论了天理与人欲、动与静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陆原静问如果天理为静,人欲为动,那么动静之间的关系转化是否意味着天理人欲实际上就是一个东西呢?实际上,这个问题之前也讨论过,简而言之,即是动到极时便是静,静到极时便是动,两者之间就像月亮一样不断发生着阴晴圆缺的景象,不仅如此,阳明先生以四季为例,春夏秋冬一直轮转,便是动,四时交替常理不变,便是静,所以静在动中、动在静中,本为一体而生,此理放在易经上,便是卦象到了极阳,便会朝阴的方向发展,反之卦象到了极阴,也会开始朝阳的方向发展。天理与人欲的关系也与之类似,其本是生于一体,但是循道而行的就成为了天理,背道而行的就成为了人欲,所以古往今天,阐释这个理的成语俗谚多之又多(例如善恶只在一线之间),而由此所衍生出的万千变化更是灿若繁星。
这里看似讨论的东西都是形而上,但实际上和我们生活中的修为是紧密相连的。譬如说这句“循理则虽酬酢万变,而未尝动也;从欲则虽槁心一念,而未尝静也。”
大家在工作或者生活中应该有过这样的感受,有时候虽然看起来很忙,但是每一件事都忙得很有意义,处置得很有条理,这样一天下来,你也没有累的感觉,反而有一种非常满足的心旷神怡之感,古人云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我们还可以加上一句,忙中而当乐。但前提是你忙的要处处循理,不是瞎忙。王阳明认为这样的忙,是“未尝动也”,原因就是这样的忙处处遵循本该如此的“理”,没有自己的主观私欲来扰乱,只要自己的私欲不动,就是“未尝动也”。
王阳明在信中还对陆原静纠着字眼抬杠的学习态度提出了批评。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此静不是彼静,此动不是彼动。同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含义不一样。从根本上说,人类的语言,不足以表达人类的思想。所以禅宗说“不立文字”,就是说,写下来就是错。但是,思想总要传承,总得有文字记录。那记录下来的文字,要想还原那思想,还得靠你自己去知行合一。所以,纠缠文字,本身就不是正确的学习态度。
这段信中最后一句话“心随法华转,非是转法华”,我们应该当作警钟长鸣!
这句是个典故,六祖《坛经》里,有一段说:有一个和尚名叫法达,他诵念法华经已经念了三千多部,因此他就生了一种傲心。当他到南华寺去见六祖惠能大师时,本来一切僧人,见着住持、方丈和尚都应该搭衣持具,恭恭敬敬的叩头顶礼。就因为法达心里生出一种障碍,以为诵了三千多卷法华经功德一定不少,于是当他见到六祖大师的时候只弯一弯腰,六祖大师便问他:‘你现在心里有一个什么东西?你平时修习什么?’法达很坦白的说:‘我念法华经三千多部了。’六祖大师说:‘我不管你诵经多少部,但须明白经意。“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意思是说:你心迷的时候就被法华所转,你心里明白的时候就能转法华。转法华才是妙法,所以,被法华转是妙而不妙,转法华才是不妙而妙。纵然念法华经三千多部,但不明白经中意思,还恃此而骄,那和这部经的关系实际上就像生了一种冤仇似的。
我们工作学习中经常遇到需要抉择的事情,有时感到两相比较,各有利弊,很难抉择,于是很纠结。但在今天读到这句“心随法华转,非是转法华”时,又有一些新的体悟,即无论选择如何,犹犹豫豫,漫无目的地纠结,实际上正是入了“心随法华转”的怪圈,只要要弄清楚事情涉及的各项信息,并且想清楚什么对自己是最重要的,一旦明白,以立下决断为宜,不再纠结,如此方是“心转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