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1】对床夜语
【释义】苏轼、苏辙最向往风雨之夜,两人对床共语,倾心交谈,后遂用对床夜雨、夜雨对床、对床夜语等形容亲友兄弟久别重逢后的欢乐之情,或指闲居。
【出处】宋苏辙《逍遥堂会宿》诗序:“辙幼从子瞻(辙兄苏轼)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壮,将游宦四方,读韦苏州(韦应物)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
【成语2】雪泥鸿爪
【释义】融化着雪水的泥土,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出处】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成语3】悲欢离合
【释义】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
【出处】宋·苏轼《水调歌头》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这是《三字经》里的几句话。
苏老泉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苏洵字明允,老泉是他的号。苏洵年轻时不喜欢读书,一心向往游侠生活,整日东跑西颠,直到二十七岁在乡试中落榜,才开始心生悔悟,后经几年的闭门苦读,终成为一个博学善写之人,并受到了文学泰斗欧阳修的赏识。
学有所成的苏洵并却没能如愿考取进士,此后在仕途上也没有什么起色,因此他就把希望果断转移到自己的两个孩子——苏轼、苏辙身上。
苏轼生于1037年,字子瞻,苏辙生于1039年,字子由。关于轼、辙这两个名字,苏洵在庆历七年(1047年)从京城返乡后,写了一篇《名二子说》,表明了自己的看法:轼是车上作为扶手的横木,虽作用不大但很醒目,辙是车轮印儿,车子的功过似都与它无关。所以苏轼让人担心的是锋芒太露,而苏辙则可以处于福祸之间,让人放心。
是不是如苏洵预测的这样呢?那就让苏轼、苏辙兄弟俩走到前台来吧。
其实苏轼还有一个哥哥,名叫景先,不幸的是这个哥哥八岁时就夭折了,所以在以后的岁月中,苏轼就只有苏辙这样一个亲兄弟相伴成长。童年和少年时期,苏轼、苏辙两人在四川的眉山老家,一块登山玩水,一块感受寒暑,一块在父亲的教导下读书写文,手足之情,日渐深厚。
嘉祐元年(1057年),二十一岁的苏轼和十九岁的苏辙,在苏洵的带领下,要到京城来参加礼部考试了。
果然,兄弟俩没有辜负苏洵的期望,一考即成功,同登进士榜。苏轼的应试文《刑赏忠厚之至论》更是受到欧阳修的激赏。一时间,这父子三人的名号传遍京师。
这样的结果,苏洵当然是满意的,但想到自己的科考经历,他又禁不住心生感慨:
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
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对于苏轼、苏辙兄弟俩来说,考试可以说是易如反掌,但一入官场,路就不是这么顺了。
兄弟俩登科没几个月,他们的母亲程氏在老家去世,两人只得跟着父亲回去奔丧。一年后回京,三人陶醉于沿途的山水风光,一路上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后编为《南行集》)。到京后,苏轼苏辙分别被授予河南福昌县主簿和渑池县主簿,但两人都没去上任,而是去了京城附近的怀远驿,继续攻读,准备参加次年举行的制科考试。
在怀远驿的日子,两人白日相伴读书,晚上抵足而眠,几乎形影不离。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两人一起读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诗,当读到《与元常全真二生》中的“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时,两人都很有感触,并定下了“风雨对床”的约定:以后尽早从官场上退下来,享受闲居之乐,重温兄弟之情。
通过制科考试后,苏轼被授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判官,苏辙被授予商州军事推官。因为要照顾独自在京的父亲,所以苏辙没去赴任。
这年的十一月,苏轼要去凤翔了,苏辙相送,从开封出发,一直到郑州西门外两人才分手。看着弟弟渐行渐远的身影,苏轼心头那份难分难舍的情绪,久久挥之不去,于是就在马上写了一首诗寄给了苏辙: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归人犹自念庭闱,今我何以慰寂寞。
登高回首坡垅隔,惟见乌帽出复没。
苦寒念尔衣衾薄,独骑瘦马踏残月。
路人行歌居人乐,僮仆怪我苦凄恻。
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
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
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
“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苏轼没有忘记这个“风雨对床”的约定。苏辙回到京城,收到苏轼的寄诗,推测他现在可能已到渑池,联想两人初次进京时,曾路过渑池并寄宿在那里的僧舍,还在僧舍墙壁上题了诗,于是就写了首《怀渑池寄子瞻兄》。苏轼收到诗后,就回了这首《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苏轼想对苏辙说:过去的踪迹,就如雪地上飞鸿的爪印,鸿飞走了,印记也就很快消失了。我们兄弟俩从前经历过许多困苦,但现在都已成了过往,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当下,用心经营好自己的人生。
两人初次各处一方,互相思念总是难免的,排解思念的最好方式,自然是互寄诗歌了,要么是苏轼唱苏辙和,要么是苏辙唱苏轼和,特别是到了中秋、春节这样的节日,两人总要用一首首诗歌,来回忆在老家时的快乐时光,回忆蜀地的风光习俗,让亲情和乡亲在字里行间流淌。
治平二年(1065年)二月,苏轼从凤翔回到京城,开始担任登闻鼓院(负责接受文武官员和士民的章奏表疏)、直史馆(文官清要之职)等职,苏辙开始出任大名府(今属河北)推官。次年四月,苏洵去世,兄弟俩护丧返蜀,直到熙宁二年(1069年)方重返京城。
回京后,两人职务又有了变化:苏轼任殿中丞、直史馆、官告院,苏辙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这一年,王安石变法开始启动,这制置三司条例司,正是为推动变法而新设的一个机构。苏辙虽为制置司官员,他对新法却是持有异议的,还经常跟新党人士进行争辩,因此惹恼了王安石。无奈之下,苏辙就奏请为河南推官,后当了陈州(今河南淮阳)教授。
苏轼也是对新法很有看法的,此间两次上书神宗皇帝,直言新法之弊,王安石一伙当然不会听之任之,就有意给他罗织罪名,制造麻烦。苏轼不想纠缠,自请外任,到杭州当通判去了。
熙宁四年(1071年)七月,苏轼携家带口赶往杭州,到陈州时,还专程去看望了苏辙,两个多月后,兄弟俩又是洒泪而别。年底,苏轼一到杭州,就给苏辙寄去了两首诗,不久,有作了《戏子由》一诗,诗中“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劝农冠盖闹如云,送老齑盐甘似蜜”等句,对王安石罢诗赋取士及其新法的弊端予以嘲讽。
在杭州期间,苏轼一边享受着远离京城的轻松时光,一边利用和百姓接触的机会,体验民生疾苦,这样,他写出的既有《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湖楼醉书五绝》之类轻松明快的山水诗,也有如《吴中田妇叹》、《山村五绝》等反映农民愁苦生活的政治诗。
三年后,为了能跟任齐州(今济南)掌书记的苏辙离得近些,苏轼来到了密州知州(今山东诸城)任上。在从杭州去密州的路上,他写了一首《沁园春》词,寄给苏辙: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词中的“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是想告诉苏辙:能不能为朝廷重用要看时势,是隐是仕那就要看自个儿了,现在时局那么复杂,不妨袖手旁观,做个闲人。
可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啊,一到密州,苏轼就没机会闲着了,因为那地儿闹蝗灾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