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是强求,而是赢得的

R:阅读

——《正面管教》


图片发自简书App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在和孩子的相处中,我们很容易就赢了孩子,较少关注赢得孩子。赢了孩子,就是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而赢得孩子则是指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与孩子相处,相信孩子有能力与大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力量。如果我们不采取赢得孩子的方式,而采用赢了孩子的方式和孩子们相处,就容易使孩子成为失败者,导致孩子们盲从和顺从。要赢得孩子,需要遵循四个步骤:

1, 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 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 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 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去年暑假,女儿不想去跳舞,我没有问她原因,自己认为开始一件事就应该坚持下去,就态度很坚决地说:“跳了就要坚持,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不去也得去”。结果,女儿虽然去了,但是据老师反映,一直黑着脸在跳,拍子也没有跟上。

A2:以后我怎么应用

下一次,如果遇到女儿作业没有及时完成,害怕被老师批评,不想去上学的时候,我打算按照以下四个步骤处理:

1, 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宝贝,如果被老师批评,是不是心里很难受啊?”

2, 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宝贝,妈妈以前也被老师批评过,当时觉得心里堵得慌,想哭的感觉。你是不是也是这样啊?”

3, 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宝贝,如果妈妈看到宝贝被批评,心里也会挺难过的。老师的布置作业是为了小朋友们能更好的掌握知识,妈妈希望宝贝能按时完成老师的作业,这样就不用被批评了,宝贝做的到吗?”

4, 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宝贝,我们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是什么原因呢?是题目不会做,还是忙着做其他事情,耽误了时间;还是作业太多了?”“宝贝,打算怎么改掉这个问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