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始琢磨投资理财这回事,虽然几乎没有本金还,但意识还是要先行的。首先要不要做?要做。然后怎么做?看书、报名、学习。做什么?这个暂时答不好,得再深入了解后才能有确切答案。巴菲特爷爷说:投资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
关于投资理财,在小白入门书里面最出名的莫过于《穷爸爸富爸爸》和《小狗钱钱》,他们都通俗易懂,以故事形式展开,这也告诉人们别管你多高深多高端,能写出好故事才能真正被认可被广泛传播,要不然只能自己高着与端着,所以这两本书读起来非常快吸收也快。小狗钱钱更适合你意识的培养与行动的复制,比如说你想变得富有的十个理由或者说想做的十件事情。
我尝试着写了写:
1、拥有自己的房子,打造自我空间。
2、实现到处旅游与写字,或者说游学。
3、给亲友金钱的支持与回馈。
4、开一个自己的公司或者投入一个认可的组织。
5、有一间自己的大书房,随便买随便读随便趟卧坐站。
6、领养1-2个孩子,如果没有结婚生子。
7、去学时装设计、摄影、绘画等各种事物。
8、去读MBA等商科类课程。
9、请各种私人教练、营养师、专业护理等私人订制,节省时间。
10、财务自由、时间自由、精神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写完之后会发现自己真是个感性的幻想主义者,喜欢定性的概念化想象化,简而言之就是大的空的虚的美的,既不具体也不明确,所以不是目标行动派。但其实人家要求你的愿望尽量是可量可视可操作,很显然我没有达标。
接下来要求你只留三个愿望,只留三个噢。按照三步骤实践:一是选取最重要的3个,并且准备一本像册,贴满与这3个梦想有关的照片,称为行为的“视觉化”。二是每天看几遍像册,然后想象,你已经拥有了这些,要想的越具体越好,因为只有你开始想象“实现梦想”后的快乐,才能更有冲劲,加倍努力把想象变成现实。三是为实现目标准备一个“梦想储蓄罐”,把省下来的钱,放进梦想储蓄罐里。
我到不想继续讨论这个行为可行性与可操性,如果从来没有想过关于理财与投资的事情,你还真的可以试一试。引发我兴趣的一个点是“收养1-2个孩子,如果没有结婚生子”,好像这个想法早已有过之,只是设定条件不同,翻开很早就写过《做一个单身妈妈如何》的感性文字,这还真的有点不谋而合的意思,有一种说法不是说,如果你一而再再而三的想一件事情,那说明你真的对其有需求有期待,而不是伪需求短期待,这说明了我对孩子有持续真实的渴望么?
想来应该不是,那是在满足大的前提下。如果我什么都没有,比如说现在,那必然不会选择孩子,不管是自己的还是收养的,连自己的未来都不确定,拿什么去面对孩子。不过一直有一个坚定的认知,孩子可以令人强大,不管是你是瘦小的还是懦弱的,因为孩子你肯定会勇敢,这时候人的被需要感膨胀到几乎最大极限,所激发的能量也是最大的,最适于妈妈。
现代人总是觉得必须要给孩子最好的,有时候更是超出自己能力圈。之前一88年的男同事喜当爹,聊天时就肯定确定以及一定的态度表示,一定要让自己的儿子喝国外奶粉。对此不甚苟同,如果有可靠稳定的货源保证,那么估量一下自己财力问题,如果因为奶粉就让生活翻天覆地,显然不是明智之选,没喝的人也活的好好的,而且还不止奶粉,尿不湿、宝宝用品、以后的上学、择业等等,养孩子比养自己要难我现在是觉得,当然开源、节流及并行肯定是免不了的,但是心态是可以更加自然平和些的。代购这事儿基本我是不想的,暂时轻微怀疑论,就好像护肤品基本上每年出去一次买一年的回来,以上纯属个人认知行为,局限性存在必然,不用掰扯。
这些年熊孩子早已成风,这跟家长的教育与大养行为很有关系。怎么讲,就是我家孩子最棒最好最大,是天是地是唯一,你们都是风是沙是空气,必须一切为我们让路。当自己孩子大庭广众撒泼无赖,没有丝毫的礼貌与家教,真的很让人崩溃,其家长仍一副爱意暖暖的慈祥之态,令人难以理解与认同,这是最先最想教育的是家长。孩子当然是谁家的看着谁家的好,但是得有个基本理智分寸吧,你得为孩子的未来想一想吧,现在的溺宠放任,你让他以后怎么在社会世界混,没有人会像你一样看他待他,你也毕竟有能力权限,不能辐射整个世界吧,一些事情还是早点想清楚为好。
我对养孩子的观念基本上是大面散养,小面精致。自然成长,自我发挥,但不代表不修剪,就比如说特长,还是要刻意寻找及发挥,积极引导与践行,对于未来的生活、职业或者往大里说点事业还是很有意义的,不是说“一个人要有多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刻意的行为确是不可缺少,不能只是自然,应该是精致的自然,就像我们旅游开发讲的“原生态只是好概念,但要着眼次生态,发展泛生态”。
猜猜我以后是做单身妈妈还是领养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