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寻找什么?
有一天,仿佛突然发现了自己,于是写下:世界的好奇者、思维的传递者、心灵的书写者。成为自由自在的书写者并不稀奇,喜欢到处走走,喜欢四下看看,喜欢听一听,听那些别人所听不到的,每天到了不同地方,见到不同的人,遇上不同的事儿。
这是个怎样的境界,究竟在寻找什么?
于是,旅行对这样一个人更有深刻的意义。但当看到别人旅游的时候,闭上眼睛也能想到,那无非是原地打转而已。曾写过这样的话:旅行是遭遇别处的自己。
那么,旅行到哪里是不一样的。后来呢,旅行到哪里又是一样子的。
夜又跨过了十点半,错过了睡眠的时间,但总想把它写完。想知道自己寻找什么,直到看了《寻找手艺》。
喜欢原生态的东西,倒不是原汁原味,而是原本自然的温度,一丝粗砾,它不为讨好谁,它就是它。张景的观点很吻合:“我要拍那些接地气的,曾经用在生活上的手艺,而不是所谓的手工艺术。”
实用的艺术,岁月的味道,而不是做作的赏目。
喜欢看艺人们粗糙的手,不加修饰,自有低标准的细腻。捏陶罐的手,做纸伞的手,吹乐器的手,磨刀的手……
它们本身就是岁月。岁月嵌在他们的沟里。生活本来感动人,我们不需要为感动而感动,生活有它的味道,我们只需看,平视它们,甚至无关紧要地看,看出那想笑的感觉,就像你能看到岁月恒流,看着看着,想哭。
为什么?不说为什么。
不要用语言了,不要用音乐,叮叮当当,铁花飞溅。叮叮当当,是铸铜的声音。叮叮当当,那羊儿成了群,像云,滑下山坡。叮叮当当,骆驼声依然,风抚沙砾,一遍又一遍,骆驼的脚印一遍遍再不清晰。
对手艺的了解,不需要高谈阔论。不必拿回家中,那种东西,只有在那种地方最有味儿。那是他们的生活。我们呢?走入人家的生活,土旦知道,他来源于这里,这里造福了他,土旦知道,他服务于这里,他应反哺这里。张腊四笑得很自豪,笑得很满足,她的东西她不卖,不愿意卖掉她的情怀,那是她生命的精彩。
手艺是什么,应当有灵魂的东西存在。无辜的岁月里,手艺把时光浓缩了,手艺并不只是工艺,也不只是用品,写成了他们的生命。卖高吧,怕别人不爽,卖低呢,觉得不值钱。这是极其淳朴的话语,她们竟然说了出来。
没有我们的狡黠:看着好,(就)拿着玩儿。其实心里早已小九九几番了:如何又得好价,又不伤面子呢?
真正的手艺人不涉及这些。
我们都是天才,只不过尚未遇见成功。这是张景话的大意。我们都是天才,至于什么行业,非彼即此。
那么,你又在寻找什么呢?知道自己在寻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