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村里一个九十三岁的老太去世了,死的时候屋内凌乱,大小便满地,……。而她却有五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嫁邻村,在32岁时病逝了)。
前几年老太在我们村会时常被提起,大多数是说她又上谁家的菜地了,是的,家里没人养,九十来岁肯定偷不了鸡,偷不了鱼,也就只能到院子里偷点菜了。
这两年谈论她的人少了,估计是偷不动了,也听说是儿子们开始轮流“养”着她了,这里的养就是每天给她住的地方送三次饭而已,而住处却是一个又黑又潮的老屋。
老太年轻的时候很厉害,中年丧夫,一个人拉扯大六个孩子,而且给每个儿子都说上了媳妇,后来孩子们分了家,她帮每家盖了自己的房子,就是没有能力盖房子的老末,她也把自己住的屋的大半拉分给了他。
在她的努力下,孩子们都生了孩子,孩子的孩子又有了孩子,可谓子孙满堂,她本来应该幸福,但是她却越来越孤单了,因为孩子们只顾着自己的孩子,没人注意她了,她就这样孤独的老去,最后孤独的死去。
2
5月13号母亲节,那天网上有一篇火的文章,题目是《俩儿子一个上清华一个上人大,可我还是进了养老院》,文章是李老讲述的。
李老今年70岁,老伴儿68岁。退休前,李老夫妇都是省城电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他们的两个儿子,一个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一个毕业于清华大学,之后继续深造并取得了高学历,如今都在北京定居。
常人的思维中,自己如此好的条件。还有这样的两个儿子,何愁养老,但最后的结局却是去养老院养老。
是儿子不孝?还是儿子无能?肯定都不是,
他们两个儿子都在北京买了房子,都是150平方米左右,但这辈子也都实实在在地被套在那150平方米上了。而且他们也是好不容易在北京立了足,过着还算体面的 " 小康 " 日子,做父母的,也不忍心扰乱他们的生活,给他们成功的心理抹上一道阴影。
而且一个家庭,成员之间需要相对私密些的空间,就这样挤进去两个老人,媳妇也有些许不乐意。这老两口也是有素质的人,也会替孩子们感到不便。
就算他们住在北京,儿子就在身边,可日子一样是老两口自己过,一样是空巢家庭。顶多周末时孩子们能过来看一眼。
最后,生活不能自理后,他们选择了去养老院度过自己的余生。
看完后觉得非常可悲。
人们都说养儿为防老,等到儿孙满堂时却无人顾,
3
小时候,父母就是一片天,可以呼风唤雨,就是一颗大树,可以遮风挡雨。我们很难想到有一天他们老去,很难想到有一天他们会变得如此脆弱,脆弱到不小心摔了一跤后永远都不能再爬起。我们还一直停留在他们的无所不能的思维定势上,以为他们依然很强大,至少照顾自己没问题,以为他们还不需要我们。
而小孩,本来就很弱小,本来就需要照顾,自然而然就得到了全方位的照看,不管是头疼脑热,还是心情不美丽,都会关怀备至,嘘寒问暖,生怕有个三长两短。
再者,一个家庭,媳妇是个关键角色,明事理的媳妇会想到照顾好父母公婆是责任,而一些刁钻刻薄的只会从公婆处索取,从未想过回报。男人处于两者间,多数会被枕边风吹晕,对自己的父母也不管不顾。
4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为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什么工作忙,什么等经济条件好了再养,等我富贵了再接他们过来一块享受荣华。关键是每一个人都很忙,很多人一生都找不到大块的空闲时间去孝敬父母。
只是人生短暂,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才羞愧难当,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