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为什么这么难

曾经有一个前辈和我说:

我看你小子悟性还可以,但是为啥学的这么慢?你可要知道,比你牛逼的人学的更快。现在已经不是拼知识量的时代了,而是拼学习速度的时代!

这句话现在我当然知道,但对于当时大二的我还是个不小的震撼。我怔了两三秒,很懊恼自己为什么大二才懂得这个道理。

以我学编程为例,我从只会输出 Hello World 到能不看书写下一段有逻辑的程序,大概用了两个月,后来写完整套数据结构的代码,一学期正好结束。然后写出整个应用,大概用了一年。(我后来认识的几乎每个人,速度都比我快了好几倍,倍受打击)。

当时我意识到学习速度这个因素之后,刻意地去看了很多讲如何学习的博文,读的多了,发现无非就是一套流程。如刻意练习、一万小时、重复重复再重复之类。你现在挑任何一本讲学习之道的书或文章,基本上都是讲这套方法,剩下的一些学习小技巧也是围绕它来的。这套方法确实很有效,但我发现必须在入门之后使用效果更佳。

我觉得学任何一个东西都有一个瞬间,在这个瞬间之前,看着教程也不知所云;这个瞬间之后,学习效率呈指数级上升。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同感,我把它叫作「开窍」。比如我当年饶有兴趣的打开编程教材之后,脑子里只有三句话:这是啥,这又是啥,为啥我不知道这是啥。。。直到后来我看了网上某视频教程,才瞬间顿悟,原来编程这么简单。

很多人在开窍之前,就放弃了学习,这部分童鞋和本文主题无关,略过…剩下的童鞋是一直熬到了开窍之后,也深刻的认识到了 每学一项技能都会有这个过程 。但是这部分人又有了新的疑问:为什么开窍这么难?(终于抛出了本文主题..)

我们对自己要求太高<a id="orgheadline1"></a>

既然现在是拼学习速度的时代,网上当然充斥着各种速成的例子和学习材料。好像一个人从零基础到写代码行云流水只要一礼拜。且不说网上的软文都不可信,就算真有如此天才,我也不想去和天才拼。掌握自己的学习节奏,学得慢有学得慢的乐趣,只要每天有一点点进步我就心满意足了。所以停留在开窍阶段的时候,不要太痛苦,不是还有我比你慢嘛。

学习方法有问题<a id="orgheadline2"></a>

我们以往的学习,尤其是在学校的这段学习历程,都是先学习基础知识,然后再用基础去造东西。工作之后我发现,经常是要用到一个东西,先不管三七二十一用起来,遇到哪不会的,再去查漏补缺。我觉得 后者更适合快速学习 。后者的学习方式能让我们迅速窥探全局,然后掌握其核心。技能也是符合 二八法则 的,掌握 20% 就可以应付 80% 的情景。

学习量不够<a id="orgheadline3"></a>

量变引发质变。把脑子想象成一块荒漠,这个要学习目标就是一片绿洲。每学习一遍,都是向着绿洲往前走一点。同样的路,可能需要走 无数遍 才能真正走通。这个过程可能很漫长,但是脑回路一旦打通,之后走起来就非常顺利了。

以上都只是我个人的经验,算是对自己每次卡在入门阶段的一个剖析。总结一句话:多做,少想。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 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5,313评论 25 709
  • 世界是客观的,但在从我们的眼睛看到,再反映到我们的大脑,经过主观处理,最后我们所理解的和它本身就会有偏差,这...
    Miss墨菲阅读 1,761评论 0 6
  • 大冬天的把我冰凉的手放进他的胸膛取暖,在人潮涌挤的大街上蹲下为我系鞋带,监督我吃早餐,送我回寝室,接受我无理由的吵...
    撕了阅读 1,631评论 4 1
  • 清明淫雨纷纷下, 晓是先祖落泪花。 中华盛世子孙欢, 不与家人话桑麻。
    小启明星阅读 1,358评论 2 4
  • 楚月馨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也能穿越。 大安十五年,九月。 算算时日,楚月馨已来这里一月有余。 一个多月前,楚月馨...
    阿雪雪啊阅读 3,701评论 5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