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出血?女性朋友千万不能忽视

大便中出现血液时,总是让人担心身体健康出问题,实际上,你也不应该忽视。便血大多是因为肛门裂开、痔疮、消化性溃疡、结肠炎所导致,但少数情况下,这也可能是息肉或胃癌的指标,所以千万不能忽视。

一、导致排便出血的原因

1、因为肛门裂开

肛门裂开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粪便太过坚硬或是便秘的关系,某些罕见情况下,频繁的腹泻也会导致肛裂。这种症状的血液通常是鲜红色的,而且在排便时会引起疼痛。

2、因为痔疮导致

另一个常见的原因是痔疮,肛门区域的血管膨胀,然后导致出血。对某些人来说,这是间歇性的问题,会自行解决,但当病情恶化时,疼痛才会开始。

3、有消化性溃疡

这是幽门螺杆菌等细菌感染,或是胃酸过量产生引起的消化道穿孔。对该区域持续刺激会导致出血,然后在粪便中出现。在消化性溃疡中,血液肉眼可能看不见。

4、因为有结肠炎

这是结肠内的感染。当粪便通过该区域时,会导致发炎和出血。粪便逗留伴随腹痛和便秘是这种疾病的症状。

5、因为有憩室病

憩室病是肠道内膜被感染,导致出血。这种情况下,患者会发现黑色或逗留的粪便。这是过量的酸改变血液的颜色再混合粪便的关系。

6、消化道有息肉

息肉沿着消化道生长时,有可能是癌性或良性,由于它们充满血管,所以破裂时会导致内部出血,因而血液伴随粪便排出体外。

7、因为胃癌导致

多数人忽视胃部的出血,但如果它伴随严重腹痛、1周排便2次以下、食欲不振和轻度恶心,最好立即咨询医生。

此文为看点(老何说健康)原创内容,特此声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