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7.19.北京西站——长春,带娃旅游小分队乘坐动车开启了东北之行,下午1点16分到长春火车站后,我们打车入住酒店,女儿为了增添孩子的乐趣,特地安排的带帐篷的酒店,孩子们进屋之后就撒花了,玩耍10分钟左右,开启游景点模式。
我们坐地铁(地铁站就在酒店旁边1000米处)第一站来到伪满皇宫,伪满皇宫博物院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光复北路5号,始建于1962年,总占地25.0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是一座在溥仪宫廷旧址建筑群基础上建立而成的宫廷遗址型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
伪满皇宫博物院前身是民国时期管理吉林、黑龙江两省盐务的吉黑榷运局官署,博物院成立于1962年,1982年开始伪满皇宫旧址的保护修复工作,2001年2月更名为伪满皇宫博物院。伪满皇宫博物院现有包括缉熙楼、勤民楼、同德殿等伪满宫廷原状陈列50个,大型基本陈列2个,专题展览3个,举办临时展览33个,中国国内巡展17个,出国展览11个;收藏了大批伪满宫廷文物、日本近现代文物、东北近现代文物、民俗文物、近现代有代表性的书画、雕刻、非遗传承人作品等艺术精品。伪满皇宫是日本侵略中国的产物,以其多重内涵、独特价值,真实地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末代皇帝的垂死挣扎,更见证了日本侵略东北,实行殖民统治的血腥与残暴,是中国近现代殖民文化的典型警示性纪念地之一。
2007年,伪满皇宫博物院被评为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09年5月21日,被评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3年5月16日,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10月11日,入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截至2022年末,伪满皇宫博物院藏品有56346件/套,珍贵文物11128件/套,
皇宫进门处有一个小山丘,下面的防空洞,一处池塘里面成群的锦鲤绕池边游动,再往里走就是皇宫了。
参观完伪满皇宫,我们来到了“这里有山”商城,整个商城是沿山而建,我们订的是最山顶的饭店“创关东”,吃的铁锅炖排骨和鸡,铁锅炒上铁的玉米面饼子,炖肉上面是彩色花卷,饮料要的东北冻梨汁,又要了一盘冰粉和蔬菜沙拉,我们七个人吃得饱饱的。出了“这里有山商城”对面就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夜色中的制片厂别有一番景致。
门头上是金光闪闪的七个大字“长春电影制片厂”,进门的甬路映出滚动播放的历年拍摄的精彩影片——我和我的祖国、五朵金花、甲午风云、刘三姐、杜江侦察记、红牡丹、普通一兵、小字辈……等多部影片,差不多我都叫得出影片名字和演员名字,因为儿时的记忆太深刻了,我们六零后小时候正是播放露天电影的年代,差不多每周都有影片在村子的一块空地播放,每到播放电影时,我都会拿着小板凳早早地排在最前面等候,播放正片前,还要播放一个短短的加片,基本上都是宣传科普知识的,那也看得津津有味,记得那时候我还收藏了几本《大众电影》杂志呢,喜欢电影里的男女主角,并记住她们的名字,学唱电影插曲,比如,啊牡丹,蝴蝶泉边、刘三姐插曲……也算追过星吧!
进入电影制片厂厂房,从南门进来,北门出去,里面都是电影演员和拍的影片剧照,从电影的初创到发展,几代电影人的砥砺前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支持鼓励下,电影事业蒸蒸日上。
有趣的是还设立了一个电影拟音房,大屏幕上播放着短片,有火堆、雪地里行走,风雨雷电交加,马拉着车慢跑,屏幕前的桌子上放了马鞍子(两侧有铃铛)一团锡纸,两个沙袋子,左侧墙壁下有一个滚动的风车和悬挂着一块钢板,这些道具都是拟音用的,拟音师要根据屏幕画面操动手中的道具,我们试了一下,要是一个人完成这个短片的话,还真的特别忙乎,还要训练反应能力,动作协调能力,真是不容易啊!向老一辈的电影人致敬!
这次参观电影制片厂,收获满满,幸福满满。
最后走出电影制片厂厂房,后院摆放着最早的电影道具,有卡车、老式汽车,和拍电影用过的大型道具。走出后院反回时,西侧有一个露天电影放映场地,屏幕上正放着《五朵金花》,时间太晚了,我坐在椅子上看了一会儿,感受一下,看着屏幕上熟悉的演员,熟悉的场景,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