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我提笔想要写作,我就会想我要写些什么呢。
我是要写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吗?可是我只是一个大学生,并没有太深刻的对生活的感悟,写出来也没有什么意思。那我去读大作家的作品去写些读后感来吧,可是大家的作品难懂,我感觉自己读了也不求甚解,便逐渐得苦恼起来了
一个作家写的东西,必然承载者他的所见所闻,或者别人的所见所闻,作家的书就是他的经历,或者他看过的书,他再进行创作
什么都写不出来,终究是自己太浅薄了吧,应该去多读读古典名著,感受感受前人的世界和他们的洞见,增加生命的厚度
可是读了和感受又不起一回事了,因为没有办法处于当时的时代下,无法感知到那种具体的情景感觉,或者欠缺历史知识,难以理解写作环境,这自然就读不懂了
所以学习历史还是有用的,了解了环境,对理解名著还是更为深刻一些的
不过这也就是一种精神食粮了,毕竟历史,出名的又有几人呢?它只是培养你的情操的工具罢了,至于通过这个赚钱,要结合其他的技能,比如像故宫的一些衍生产品,雨伞,胶带之类,都结合了设计,对作家来说,不知道要写多少文字,怎样经历,才能写出一部名著呢
对于所处环境和时代的洞见和感知能力,对作家非常重要,名著哪一个不是反映时代潮流,由小见大的
写到这里,我又想了另外的事,我读名著,感觉它们也只是写了平常的小事,也就是生活中的事串起来,或者说它们表现了阶层的人民之类的,为什么它们就能成为名著呢
是因为它们的手笔吗?是因为它们的作者吗?是因为它们反映了时代吗?可同样反映时代的作品也有很多呀,为什么单单它们成为了经典呢?
当然,成为经典可以给它找出很多理由,我读经典感觉和平常的小说论文叙事也没有什么不同啊,哎,也许是我太笨了吧,可是我还是想去思索,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究竟是因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