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界有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即人在学习一门语言时是否存在关键期?
随着近年来科技的进步,人类对于大脑的探索越发细致。同时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也越发的倾向于存在这一方的观点。
这一派科学家认为,人类最初开始学习语言时,会同时使用大脑的左、右两半球;但随着时间的发展,语言活动逐渐向左半球集中。在这段时期,大脑的语言功能还未完全成型建立,处于发展阶段,还具有可塑性,过了10岁以后,大脑的左右半球分工完成,大脑的语言功能在左侧建立起来,此时再开始学习新的语言,很难拥有母语能力。
人的一生中有一段固定时期,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容易习得语言。过了这段时期以后,再怎么努力学习,一般很难再完美地拥有母语能力。这段时期我们就叫它“关键期”,或者叫语言学习的“黄金期”。对语言学习来说,2-13岁之间即为“关键期”。过了关键期,左、右脑之间便不能再进行功能重组了,即语言学习只能发生在左半球,不能同时发生在左右半球,总体效果不如关键期内。错过了这段时间,学习者依然可以学会第二语言,但想要学好困难很大。
而对于大多数中国家庭的孩子来说,在语言学习的启蒙时期,更多接触的就是母语汉语,往往要到上了小学甚至中学时期才会接触到英语学习。这也就使得白白丧失了很长一段可以利用的时间。
那么如何在关键期内帮助孩子学习英语呢?
最好的方法是家长也学,不需要苛求学到什么程度,而是树立一个学习的形象,以身作则,毕竟陪伴是最有助于成长的。
可行且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孩子放在一个充满语言元素的环境里,比如把孩子的动画片换成英文动画,睡前陪读英文故事等。通过这样的环境成长起来的孩子不仅在语言能力上更优秀,同时在自律性和认知发展上也更突出。
恰逢六一,赶在这样的档口我们工作室的公众号正式上线了。我们决定送给所有关注的朋友几份精心挑选的英文学习材料,让家长和学生们能够在家好好利用起来,把握语言学习的关键期。
Englishsingsing
这是一档非常系统的少儿英语学习材料,其中包括了词汇、对话、儿歌、故事以及角色扮演模块。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一个模块都具备对应的场景,语速友好,学生在看和听的过程中几乎不需要看字幕就明白意思,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些材料的内容之间是相互穿插的,很有可能你看完一个词汇的视频,在下一个故事中就会出现。这也符合记忆的原理,在多场景中重复可以加深记忆,孩子在观看的过程中自然增长语言能力。
Journey to the west(西游记)
这套是日本Little Fox 出品的系列故事,它是一家专门制作英文故事的网站,里面出了很多经典的童话故事。这部英文版的西游记也是根据原著改编而成的专门为初级学生提高英文能力的动画片。因此,里面文本的难度大致在小学五六年级的水平,非常适合小升初的同学学习。同时动画片也非常适合用来加强学生的听力水平,而且最重要的是小朋友看起来一定不会无聊,这很大程度上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The Oxford Bookworm(书虫)
这个系列中国学生可能比较熟悉,牛津书虫系列 The Oxford Bookworm“书虫”是牛津大学出版社奉献给世界英语学习者的一大精品。优秀的分级读物,循序渐进的词汇难度,同时配置有中文对照,文本简单易懂,故事生动,非常符合学生的阅读习惯。无论作为家长伴读读物还是学生自学材料都能够获得非常满意的效果。
全部资源如下:
Englishsingsing 全集
西游记动画+文本
书虫全50本
扫描下方图片中的二维码,发送暗号(六一快乐)即可获得全部资源
祝大家节日快乐,学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