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3日教育部颁布“三个课堂”如何实现?

“三个课堂”,具体指什么?

“三个课堂”,是“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这三者的统称。


专递课堂

强调专门性,主要针对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缺少师资、开不出开不足开不好国家规定课程的问题。

实现方式:

采用网上专门开课或同步上课。

所需设备:

通过课堂交互软硬件设备,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加强学情数据的反馈,提高知识接收的质量,增强专递课堂的互动性、有效性,实现数据分析、学情掌控和学习评价,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时针对辅导、及时开展中心校与教学点的教研及交流。


名师课堂

强调共享性,主要针对教师教学能力不强、专业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

实现方式:

建立学科联动机制 ,确定“名师课堂”各科组带头人,设立教发中心,以录播、直播的方式把中心校名师的教学过程共享给其它教学点的老师,同时进行线上的实时培训。

所需设备:

开展名师课堂,需要在中心校和教学点部署相关的录播设备,开展远程的音视频联动,在中心校建设常态化录播的教室,供教学点的老师远程观摩学习,同时利用录播设备对教研过程进行记录,形成课程资源。


名校网络课堂

强调开放性,主要针对有效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教育质量差距的迫切需求。

实现方式:

在区域内甚至全国的各大优质校,开展优质课程的打造。通过课程录制,或者线上直播教学的方式,把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共享给全国所有地区,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开展学习,老师同样可以随时开展听课、教研的学习。

所需设备:

开展名校网络课程,可以通过已经建设好的电脑室,或者具有视频播放的多媒体教室,进行学习,学生者可以使用自己的终端设备(如电脑手机平板)进行学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