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近两周了,课文也已经学完了近两单元,大部分课文,上课都是走老路,吃老本。甚至有些课文因为考试这个功利原因的驱使,还会抄近路,丢老本。语文,请原谅我的行色匆匆!
昨天,读《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突然发现了好多问题,觉得看似平淡两三页纸,其实,里面蕴含了一个广阔的语文世界,就像三维立体画一样,它可以带给进入一个语文的世界。
开头一句“一百年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就用暗喻的修辞手法对伏尔泰进行了盛赞。当然,运用了拟人(刀剑猖狂,让文明愤然而起。)明喻(这武器轻如和风,猛如雷电)等等,比比皆是。但是这篇课文,我觉得有个突出的句式用的特别多。
一是对仗性的句子如:
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
在他弥留之际,一边有同时代人和后代的欢呼和赞美,另一边有对他怀有深仇大恨的旧时代洋洋得意的嘘叫和仇恨。
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
他行使过一个职能,他完成过一个使命。
他活过的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初现的革命时代。
他出生的时候,路易十四还在统治,他死的时候,路易十六已经戴上了王冠。
对于强者,他是嘲笑者;对于弱者,他是安抚者。
他使压迫者不安,使被压迫者安心。
以嘲笑对付权贵:以怜悯安抚百姓。
文明过去曾服从武力,文明以后将服从思想。
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
这样的句子上下两句对仗,犹如对联一样,非常对称、整齐,工整,读起来让人觉得特别有韵味。不是表达能力特别强的人,是很难做到大量使用对仗性的句式的,因为这需要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另外,这些句子内部词语的使用"诅咒,祝福;过去,未来;欢呼和赞美,嘘叫和仇恨;出生,死亡;摇篮,灵柩;强者,弱者;嘲笑,安抚;压迫者,被压迫者;不安,安心;嘲笑,怜悯;武力,思想;黑夜,光明"等等一系列反义词,一方面把伏尔泰内在精神品质,伟大成就和对人类的巨大影响都表现了出来,另一方面又把黑暗旧时代旧思想旧势力的猖狂、邪恶、黑暗也表现了出来,同时在一种正反对比中,突出了伏尔泰的伟大和不朽。同时作者对伏尔泰的敬仰、赞美之情也溢于言表。
二是排比句式如:
人民是什么?是无知。宗教是什么,是不宽容。司法是什么?
这是一次伟大的战争。是思想反对物质的战争,是理性反对偏见的战争,正义反对非正义的战争,被压迫者反对压迫者的战争,是仁慈的战争,温柔的战争。
他教导人、安抚人、教化人。
他承受了一切威胁、一切侮辱、一切迫害、污蔑、流亡。
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讥讽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
让我们转身望着这个死者,这个生命,这个伟大的精神。让我们在这令人肃然起敬的墓前鞠躬。让我们向这个人讨教,他有益于人类的生命在一百年前已经熄灭,但他的作品是不朽的。让我们向其他强有力的思想家讨教,向卢梭、向狄德罗、向孟德斯鸠讨教。让我们与这些伟大的声音共鸣。
这些排比句,有句式的排比,有句子成分的排比(谓语的排比,定语的排比,状语的排比,谓语宾语的排比),可以说是各种排比形式的大汇聚。
所以,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晖,他的灵柩投射着大深渊最初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