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工资”这个词,对很多人来说都不陌生。
通常意义上的“死工资”,代表着我们只能按部就班地赚钱,收入固定,没有太多想象力,在今天就能想到自己10年、甚至20年后的样子。
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过着只拿“死工资”的日子,但如何摆脱这种困境却成了难题。
如果你不想只拿“死工资”,首先要学会区分主动收入和被动收入。
主动收入就是用时间来换取金钱,即必须花费时间和精力而获得的收入。比如工作的收入、工作才有不工作就没有的收入,做一次工作得到一次回报。
被动收入就是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多少时间和精力,就可以自动获得的收入。
虽然乍看上去,被动收入有点像“不劳而获”,但实际上在获得“被动收入”之前,我们往往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劳动和前期积累。
并且,告别死工资也是从获得被动收入开始的。
哪些是被动收入?
被动收入的类型有的很多,总结起来有五类:
▍第一类:钱生钱
比如存款利息 、理财产品收益。这部分主要让渡拥有的货币资本来获得收益的,说白了就是得兜里先有钱才能赚到钱。
▍第二类:租金类
这种类型即可以是比较常见的出租住房、写字楼、商铺等自有固定资产的租金,也可以是出租汽车、闲置的首饰、衣物的收入。
比如周末不用车就可以想办法把车租出去获得收入;婚纱、礼服在特定场合用完后平时没有太多用处,也可以用来出租;
出租类被动收入有很多种,就看你愿不愿意去打造它,发现它。
▍第三类:投资类
比如投资股市、基金等等。这类投资产生的被动收入主要指长线投资,是通过股票、基金的分红或者长期增值获利,而不是花费很多精力,去抓取短期波动而获得的收益。
比如一些中长期理财,能够通过时间复利获得收益的项目,每隔一段时间才去瞄下账户,每隔一段时间就能产生倍增收益的,就是被动收入。
▍第四类:知识产权类
比如专利授权使用费;出书的版税和写电子书出售的销售收入虽然写书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但是后面多次再版获得的版税以及电子书持续增加的销售收入都属于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的被动收入。
还有网络上的一些收费阅读文章,收费收听音频和视频节目等等,也是一次投入,多次回报的类型。
▍第五类:经营类
比如打造自己的品牌,然后赚取加盟费和品牌使用费;拥有自己的企业,但交给其他人打理获得的利润。另外,做一个自己的网页,因为网页流量而带来的持续的广告收益也属于被动收入。
这类基本就属于前期努力投入、事业成功,后期躺着就能把钱赚了的类型。
当然,必须承认,大部分人一开始是没有被动收入的,也就是俗称的第一桶金。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积累,才能持续获得收入。
如何积累第一桶金?
积累资本,首先要改变只看收入的观念,学会用时间价值去衡量投入和产出。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我们所获得的钱都是通过时间换取的。比如,工资体现的就是个人的时间价钱,工资越高意味个人时间价值越高。
但在衡量收入时,除了年薪和月薪,更应该考虑时薪,单位时间里的获得的报酬才是最真实的价值体现。
另外,在我们考虑工作之余是否应该做兼职、是否应该放弃现在的职业去从事其他看似更好的职业,都应该考虑时间价值,如果做兼职的投入产出比不高、新职业只是当下收入高,未来很难有持续增长的效益,就应该慎重衡量。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学会用更少的时间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才能让我们积累更多的筹码。
改变只一味存钱或者只注重消费的观念,要学会在投资、储蓄和消费间寻找平衡。
有了钱,到底应该怎么花,大家都买车了,我要不要去?小姐妹都买名包了,我要不要买?
其实,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办。我们可以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比如4321定律:
把总收入分成4份,40%用于供房及其他项目的投资,30%用于家庭生活开支,20%用于存款,作为基本保障和应急金,10%用于保险。
如果担心控制不住消费,最好能编制短期、中期及远期的大额支出预算,不要超支太多。总之,需要在投资、储蓄和消费间寻找到一个平衡,只有这样才能既顾及到生活又获得积累。
要学会购买资产,而不是购买负债。
资产就是能帮你把钱放进口袋,负债是让你把钱从口袋里拿走。从理财的角度来说,想要获得积累、创造更多的被动收入就需要更多的资产为你创造价值,比如,买房、深造、保险,就是能帮你增值的资产,而买高档车、名牌包、频繁换最新款手机就是让你资产缩水的负债。
不断购买资产可以让你慢慢变富,而持续的购买负债只会让你越来越穷。
懂得资产配置才是增加投资回报的重要关键。
错误的理财观念,会让我们走很多弯路,本可以更加富有,却始终碌碌无为。资产配置不是买点理财产品这么简单,也不是有钱人的专利,每个人都需要合理分配自己的财富,找到合适的配置方案,从而实现收益与风险的平衡。
这样坚持下来,通过资本的逐渐累积,在投资理财的复利作用下,你的资本就会越来越高。告别“死工资”,其实并不难,在于你正确的观念和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