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集《通达道理 心自开悟》

马广志于20251015学习《法譬如水》第351集《通达道理 心自开悟》笔记:

1、婆罗门教的大学者舍利弗在路上遇到威仪庄严的马胜比丘,深受触动,便上前询问他的师承。 马胜比丘并未长篇大论,只是以一首偈子回答:“一切因缘生,一切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这句揭示宇宙真理的简单法语,瞬间震撼并点醒了智慧超群的舍利弗。

 舍利弗听后法喜充满,立刻回去告诉他的好友目犍连。由于两人曾约定“谁先闻得妙法,必相分享”,且目犍连对舍利弗深信不疑,于是二人一同带领他们各自的弟子共五百名,前去皈依佛陀。

从此,舍利弗与目犍连成为佛陀门下“智慧第一”与“神通第一”的弟子,如同佛陀的左右手,极大地增强了僧团的力量。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殊胜的因缘和合的最佳例证——一个庄严的形象和一句核心的法语,成就了如此重大的转变。

2、八正道为「示相」,「示相」意指显露于外、可以被观察到的相状。简单来说,八正道是一个人「修行品格的外在表现」,如同一个人的行为仪表,容易被人认知。

3、七觉支为「不示相」,「不示相」意指隐藏于内、尚未完全成熟显现的心理状态。简单来说,七觉支是一个人「修行功夫的内在引擎」,是心念的微观管理,只有在发动后才能从外在看到效果。

4、八背舍又名八解脱,即八种背弃舍除三界烦恼系缚的禅定,修此观,能开无漏智慧断三界见思烦恼,证阿罗汉果。

5、”九空定“是一个严格且连续的禅定阶梯。修行者必须从初禅开始,一步一步地经过二禅、三禅、四禅,再进入四种无比深邃的无色界定,最终达到第九定——灭受想定(在此定中,一切心识活动和感受都暂时止息)。

6、“障学八解脱、九空定烦恼” :修行到高阶阶段,最大的挑战不再是基础功夫,而是内心那些障碍彻底解脱的、极其微细和坚固的烦恼习气。如果不能清除这些障碍,就无法证得最终的觉悟。

偈曰:

缘生缘灭偈惊天,五百僧归法脉传。
八正示相除细惑,解脱九定悟真禅。

——无限感恩上人开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