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视窗|如何量化和提升“公限值”

价值.jpg

最近看完《可复制的领导力》,就想着如何用可复制、工具化、可描述化的方式来描述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既然扩大自己的公开象限能够更好的获得别人的信任,那如何才能更好的放大公开象限?

这里先引入一个词:公开象限值,简称公限值!当一个人相对于另一个人的公开象限程度越高时,公限值越高!

公限值的提高主要通过五个维度:时长、频率、耦合、形式、认知。
相处时长越长、间隔时长越短,公限值越高
比如大学同学相处四年,和研究生同学相处三年,前者同学间的平均公限值一定越高。但是毕业时间越久,公限值损耗越厉害,从而公限值越低。

相处频率越高,公限值越高
比如班级里自己的舍友,每台都需要见面,就比班级里的其它只有上课才见面的同学交往频率高,互相之间的公限值就高。

相处耦合越高,公限值越高
比如一起参加学校话剧社演出的几位同学,男主与女主之间的公献值通常会比男主与女二之间的公限值更高。

相处形式越丰富,公限值越高
双方接触时的形式越丰富,贡献值越高。例如:在学校里网聊认识的女朋友,电话聊了几个月,声音甜美,照片诱人,一见面,还以为自己认错人了。常见的相处形式有电话、微信、照片、视频、面对面,其中面对面,又可以分为单独见、带朋友一起见,在KTV见、在办公室见透明度又完成不同。因此越丰富的场合,越有利于提升真正的公限值。

相处认知越高,公限值越高
双方的认知差异越小,公限值越大。例如同宿舍的几个舍友之间,每天网上都在一起组队打游戏,水平接近的两个人,一定比水平差异大的两个人之间的公限值越高。因为在某方面的认知越接近,一方更能读懂另一方。对于认知差异大的,不是甲方没有公开自己的象限内容,而是乙方读不懂甲方。

记起以前的领导和我常说的一句话,就充分的利用了五维度中的四个维度,进行扩大自己和团队的公开象限。
线上多沟通,线下多聚会,定期有话题,没事搞奖励

四维度解析:
频率:定期组织讨论,多沟通,都是频率高的体现
耦合:通过话题讨论来增加耦合度
形式:线上、线下
认知:通过话题选择来平衡认识水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日之后 我便不会在是忆者 我失去了曾经 而你也不存于回忆 我将化作远望者 不再去守望 守望那不属于我的 泡沫般易...
    k凌阅读 393评论 3 4
  • 在运行中的Java应用中,Class类的实例代表类或者接口。enum、数组是一种类,annotation是一种接口...
    sollian阅读 92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