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产生的效果
自从21号来到新环境,至今没有正式写一篇文章,群里的通知没有机会看到,与世好像隔绝,停电,没网络,是我最害怕的事情。
22号还是如此,23号夜里我做了一个梦,在梦里我干我喜欢的事情,没人阻碍,流量随便我用,没停电,心里一下从高兴的睡梦中惊醒,我浸在喜悦中,睁开眼原来是梦。
按照对人物之梦的分析,梦是愿望的满足,人们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愿望,平时受意识的控制,在睡觉时,意识进入休眠或半休眠状态,对潜意识的控制松驰,于是埋藏于潜意识中的愿望便冲破阻力,以曲折的形式在头脑中表达出来,它结合对现实情景的记忆碎片,形成梦的内容。
《三国演义》中描写了许多人物之梦,自然,大多数梦是属于作者的文字描写,但这种文字现象不是纯无根据的。通过对梦的分折,有肋于弄清作梦人当时的深层心里。
董卓劫持皇帝西迁,幻想篡夺皇位。有一天,他对手下人说,我夜梦一龙罩身,龙袍加身是当皇帝的象征。董卓的梦曲折地表达了他想当皇帝的愿望。他的许多活动都是这一野心的支配下。
孙权的母亲吴太夫人临终前曾对周瑜,张昭二人说,长子策生时,吾梦曰月入怀,人者云,梦日月入怀者,其子大贵,吴太夫人早先在传文中听说过。于是,这位望子成龙的母亲就在分娩之时极盼自己梦见日月,由于潜意识的作用,她的这一愿望在梦中反复实现。可见,孙策,孙权二人并不是生就的天才,他们的成功与母亲的期望,从而与他们儿时受到的良好教育是分不开的。
在剽悍行动营我们的口号是《让自己变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念]。猫友之所以优秀,就是/猫书的这一引导,使我们这群猫友走在时尚的最前端。
曹操一次率兵濡须江口,准备向孙权报赤壁之仇,两军摆开阵势后,操见吴兵军容雄壮,孙权坐于青罗伞下,甚是威风,曹感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正看间,吴兵一齐杀来,曹军受挫,曹操得脱回赛,不料又被吴只劫赛,曹接连受挫,心中郁闷,程昱认为孙权这次准备充分,急难功破,劝曹操退兵,别作良图,曹操恐怕引起东吴耻笑,未立既表态,程昱离开后,曹操过了几日,忽见潮水汹涌,大江上推出一轮红曰,光华射目,仰望天上,又有两轮太阳对照,忽见江心那轮红日直飞起来,坠于寨前山中,其声如雷,猛然惊觉,原来在帐中作了一梦,这时刚是正午,曹操乘马奔至梦中看见落日山边,望见了孙权,曹操还营后自思道,孙权非等闲人物,红日之应观念中是帝王的象征,天无二日,那两轮太阳对照,在曹操心目中和汉献帝的两服势力在朝庭并存的现象,迟早是要被结束的,在赤壁水战中败给孙权,今吴兵又如此威风,不免有点胆寒。
曹操实在怕演赤壁悲剧,程昱劝他退兵,他又怕耻笑,于是他心中在想,如果天意灭东吴,我自然对其无可奈何,那就只好退兵。于是他在梦中将东吴化作蓬勃欲出的红日,光芒四射,一派鼎盛之兆,东吴的兴盛被想像成天意后,曹兵的接连失利就不属于指挥员的人为过失,而且,自己的退兵也当然不该被人耻笑。
可见,曹操梦见大江红日,既借天意为自己的失败和退兵找到了借口,由此可以看到,濡须之战前曹操心理上的不稳定情绪,也可以看到曹操一贯的政治意向。他梦见天上两日对照,反映了他对朝廷两股政治势力并存现象的估计和对这种现状发展趋势的担忧。
《三国演义》在国际上亦颇有影响,对这样一部内容丰富,影响巨大的历史演义小说,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自然也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探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