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共读·每天一句话

阳货16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今译:

"鲜"很少。巧舌如簧的人,很少有好人。

注解:

    1.    孔孟推崇诚恳朴实,刚毅木讷的人。鄙弃战国苏秦张仪巧舌如簧之人,为耻。(反例:酒桌上劝酒,使劲过分就欠缺真诚,背后都有目的。)

    2.张居正说:“其丧德于己耳。若究其害,则又足以丧人之德。”他首先是自己的仁德没了,而祸害在于足以让对方也丧失仁德。说话的语气和神色,都是内心世界的反映,最可以观察人。有德的人,语气神色都很正。如果善为甘美之辞,迁就是非,阿谀奉承,让听的人高兴,那就是巧言。刻意为谦卑谄媚之色,“柔顺侧媚”,迎合对方的意思,那就是令色。人之常情,都喜欢别人顺着自己,见到甜言蜜语的人,就很容易喜欢他、亲近他。喜欢他,就察觉不到他的奸猾,由此变乱是非,中伤好人,以至于倾家破国,这样的事有很多,所以用人不可不察也。

    3.朱熹说:“圣人辞不迫切。”圣人说话,不着急,不急于去引导对方,更没有私藏不可告人的目的,也不为自己的利益。他只是说出自己的观点,你听,他很高兴,你不听,他有耐心。前面学过:“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程颐说:“知巧言令色之鲜仁,则知仁矣!”懂得巧言令色之不仁,就懂得什么是仁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卫灵公26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翻译: 孔子说:“花言巧语会混淆是非、败乱道德。不能忍一时之怒...
    边丽红阅读 310评论 0 1
  • 季氏04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今译: 孔子...
    边丽红阅读 187评论 0 3
  • 卫灵公34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今译: 孔子说,人对于仁德...
    边丽红阅读 328评论 0 4
  • 卫灵公32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为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
    边丽红阅读 146评论 0 1
  • 阳货07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
    边丽红阅读 201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