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冬天不仅冷,还很干燥,在室内脱衣服总要伴随着一波噼里啪啦,而如果是在黑暗的夜晚,还能看见蓝火。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样,在冬季里避免不了静电的困扰。的确,冬天除了防冷防寒防风之外,还要防止自己做一只自动发电的皮卡丘!
静电是怎么产生的?
1、接触起电
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到带有静电的物体时,由于电势高低的作用,电荷立即从高电势处移动到低电势处,就类似水往低处流一样,于是不带电的物体就带了电。
2、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是比较容易理解的,相互接触的两个不同物体发生摩擦,分离后使接触表面带电,就形成了摩擦起电。
那什么样的人容易冬季随处放电?
1、皮肤干燥的人
干燥的环境更容易积累电荷,也就是说,干燥的身体处于绝缘状态,容易积储这些静电而不被传导散发,变成很强的静电压强,人就会处于带电状态。在冬天,我们的衣服与皮肤发生摩擦,如果肌肤比较干燥,就容易产生静电。
2、身体缺氧的人
我们的身体太过疲劳时,体内就会缺氧,令身体产生更多正电荷,而冬天身体积累成的电荷不容易散发出去,就会慢慢积累形成电压。那么当我们触摸水管、电器这些本身也有电荷的物体时就容易感到被电,有种麻麻痛痛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