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学日语的时候,耐着性子把日语中的量词进行了总结:令人发指的日语量词。其实就是把老师讲的仔细抄了一遍,不过对于学习确实有效果,嘿嘿。但是有同学就说啦,你的主业是英语啊。于是向我提了一个简单而又古怪的问题:英语当中有量词吗?
我下意识地回答没有。我当然有我自己的根据,比如说汉语“一个人”当中,“个”就是量词,英语“one person"就没有量词。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日语“5匹犬”中“匹”就是量词,英语“five dogs”则没有量词。
所以,英语没有量词。
我自以为我的理由是充分的。不料对方不依不饶,提出反驳:“a piece of paper”(一张纸)、“a group of people”(一群人) 这样的算不算有量词。
我一时就犯难了。按理说量词不就是数词跟名词中间夹着的那部分吗,反正我一直以来是这么理解的。如果这么说的话,那“piece”“group”都应该算量词。可这怎么看都别扭啊!怎么别扭呢?
第一,英语中的这些“量词”看起来都是名词借过来的,自己本来就是独立的名词。
第二,相对数量比汉语少,英语中似乎不是所有的名词都需要量词来修饰。
我发现我思考的问题已经完全超出自己的所学范围了,这明明是语言学的范畴。怎么办?这种事一般只能问知网,百度真的靠不住。
查阅知网,还真是大有收获,学了不少知识。下面就由知识异常浅薄的我来终结这个古怪的问题。
首先,知网告诉我,量词是汉藏语系特有的一类词,而且历史上(民国以来)的学者们对此看法有一个变化的过程。也就是说一开始中国人就没有量词的概念,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古人大都是把精力集中在音韵和修辞方面。
最早提出量词并指出其重要性的人居然是毛泽东的老师黎锦熙。看过《恰同学少年》的朋友,应该对这个人印象深刻。翻阅《毛泽东年谱》你就会发现,在湖南一师那段岁月里,跟毛泽东讨论、通信最多的可能是黎老师而不是岳父杨先生。
一面启蒙伟大的求知青年,一面还能在语言学方面有这么高的造诣。厉害了,黎老师!
但是那时候黎锦熙以及后来的王力等学者都没有赋予量词独立的词性,而是看作名词的一种。直到50年代丁声树等著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才将量词作为一个独立的词类。此后这种用法逐渐固定下来,为人们所接受。
语法研究源于西方,而印欧语系中并没有量词这一独立的词类。所以中国人自己摸索量词也就可以理解了。
没有量词的概念,也成为一些外国人学习汉语的一大障碍。但随着文化的沟通和交流,一些英语语法书中已经有了量词的概念。
这里本可以说得更复杂,因为探索英文量词词类的独立和定义都是一个曲折的过程。我看的文献太少,不敢多嘴。就到此打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