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世浩教授举的第二个例子:人对自己的孩子是最不自私的,都把自己真正明白的道理和智慧传授给他们。张良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辟彊[qiáng]=避强=忍,人家强我就避开他,这就是忍,忍的目的是什么?他的第二儿子叫不疑,不让人怀疑你,不管怎样都要立信,不疑=立信=先,信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商鞅强秦第一步做的就是徙木立信,没有“信”做什么都不能成功,信做到了就是让人不疑,说得容易,道理是如此,那要经过多少磨炼才能熟练运用这个道理。
张良在得到老父(黄石公)的赠书之后,常习诵读之。那什么叫读书呢?
读书有三个层次:诵读、读书、念书
第一个层次诵书:就是背书,要烂熟于心,临时抱佛脚来不及的。古时的读书人都有这个本事。
第二个层次读书:能够分析归纳书中的道理叫读书,文字背后有作者想要传达的道理,能否分析归纳其中的道理,就像之前念完张良的故事,老师分析的作者要表达的就是“忍”和“先”的道理。
第三个层次念书:要把书中的道理时时刻刻放在自己的心中,去实践它。讲道理容易,做事难,做得成事更难,做事要有条件配合,成事是要所有条件都到位,缺一个条件都不行。现实生活中,怎样帮助自己成功?准备好每一个条件才能成功。
从你懂得道理到实践成功,从读书到念书中间的功夫 ,就是常习诵读之的“习”字。习的繁体字習,上半部是羽毛,習的含义就是鸟数飞也,鸟学飞要跌过多少次,跌得满身是伤才能学会飞翔,人做事就要这样啊。我们学脚踏车也是一样,有谁不是跌倒数次才学会的,但是你学会了,就不会忘,从懂得道理到实践,你必须经过多少次的磨练、多少次的坎坷、多少的挫折,最后才可以把那个道理能够熟练地实现出来,这个过程就叫“习”。
孔子说得好: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吕教授讲这三句话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概括,孔子的中心思想是“时”字,时就是这个时代的意思。孟子:孔子,圣之“时”者也。“时”最重要,他一辈子都在解决这个问题,孔子一生周游列国不被重用,中间有多少艰辛、多少坎坷,他最后就总结为一个字“习”,他没有说自己学而时行之、学而时成之,他说自己学而时习之,他的一生就是如此。人家碰到这种事情一定会怨天尤人,可是孔子没有,不亦说乎?你所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哉?你既然想去做这个事情,你去做了,又有什么好不高兴的呢?
有朋自远方来,有这么多的学生,不远千里不为名,不为利,从远方来跟你学习,陪你吃苦,陪你周游列国,人生到这个程度还有什么好遗憾的呢?当然不亦乐乎了。
人不知而不愠,孔子这么努力,其实没有人真正懂得他,这些人中包括他的所有学生(除了早死的颜渊)外,没有人真正了解你,不仅不怒不怨,连愠都没有,不亦君子乎?孔子对自己的评价就是这四个字“说乐君子”,他这一生无怨无悔,所以我们把孔子尊为圣人。这三句话为什么会放到《论语》的第一章,因为这就是孔子的自我概括。
回到主题《留侯世家》,读一本书该怎么办呢?读兵法,读任何历史的东西,你们也要常习诵读之,才能让它真正成为有用的东西。张良遇到了黄石公,改变了他的一生,他得到了《太公兵法》,他立志要灭亡秦朝,这是多么不可能的心愿,而张良最后做到了,还开了西汉的盛世,为什么?因为他明白了智慧是什么,他真的学会了那本书中的智慧。
这就是我们读书、读经典的重要方法要常习诵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