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西的一角:
3月31日去盒马采购,买了很多吃的。
有面包、自热米饭、饺子、牛肉、草莓等一大堆。
4月1日小区封闭,开始闭关。
物资充沛,通知第二天在小区集中做核酸。
4月2日下午做完核酸,小区无羊。
健康云提前截好图,全程间隔2米,
从出门到做完核酸,20分钟搞定。
回家先洗手,再摘口罩。
4月3日,发了抗原检测试剂。
所有成员拍照上传发给楼长,无阳。
楼长将照片上报居委。
居委发菜了,好大一包。
志愿者每袋菜放到楼栋门口,一家一家出来拿,
拿回家先放一阵,袋子上再喷酒精消毒,放入冰箱,
4根黄瓜、6根胡萝卜、2个洋葱、2盒午餐肉、2包生菜等,
还有一些奇怪的绿叶菜,量很足。
对了,还有一颗西蓝花。
4月4日,第二次全员核酸。
有的楼出现异常,复测为羊,然后转移,封楼。
所有快递物资放在门卫处,先消杀,
然后志愿者每天下午3-5点会来送。
所有的垃圾放在楼栋门口即可,
志愿者会定点来拿。
4月5日,抗原检测。
所有成员拍照上传发给楼长,无阳。
楼长将结果照片上报居委。
能吃的东西还有很多,
但好吃的东西快没了,
草莓、面包、牛奶、饺子没了,
面条、汤圆、米还有很多,足够一礼拜,
开冰箱时不小心打碎了3个鸡蛋,郁闷。
原来有5个,现在只有2个了,要省着吃。
4月6日,再次全员核酸。
有有的楼出现异常,复测后转移了,那栋楼封楼,
小区群内开始团购,团了好多东西,
300块10片牛排,
32块2瓶光明牛奶,
32块,30个鸡蛋。
4月7日,发了抗原试剂,自测上传。
团购的牛排到了,中午吃了两块。
原来不觉得,但今天觉得特别好吃。
下午团购的鸡蛋和牛奶也到了。
搬运时又破了个鸡蛋,这次不郁闷了,
晚上牛奶到了,倒了杯牛奶喝,
其实也就隔了4天左右没喝,
但就是觉得香。
4月8日,下午发了抗原试剂,自测上传。
开启新一轮团购,包括蔬菜、水果、肉、蛋。
居委开始组织,准备发放新一轮大礼包。
4月9日,又发了抗原试剂。
7点爬起来,自测上传。
......
工作、学习、生活都在平稳地继续着。
是不是很平淡?
但这才是大多数人的生活,
有序、平稳地过着每一天。
也许,2500万人中有千分之一或万分之一的人会遭遇特殊情况。
但大部分人都过着平淡、有序的生活。
但这种平淡的生活没什么值得关注的,
也吸引不了眼球,自然不会被人传播。
相反,那些有关抗拒核酸的、拒绝隔离的、孩子分离的万分之一却被人大肆宣传,
万分之一瞬间被网络放大为百分之百,
连带而来的是群体指责,
再叠加地域偏见的buff,
只要一点火,就能烧很旺。
人们变成三波:
肇事者、吃瓜者、当事者,
大部分当事者平稳、有序,无人发声也无需发声,
万分之一的当事者碰到问题,大家也在尽力帮忙解决。
隔壁老爷爷,不会用微信,不会网上转账。
于是大家就敲门去问他们是否要一起团购;
还有的人变身志愿者,
帮大家扔垃圾、发抗原、搬运各种物资,
剩余的人安静呆在家里,不造谣、不添乱。
至于那些肇事者生产的东西,
比如,
模糊不清的图片,
阴阳怪气的群聊记录,
掐头去尾的短视频,
还是不要去信了吧。
因为疫情也能让我们看清一些事情:
哪些人是心态不好且沉不住气的,
哪些人是自律能力差又不守规则的,
哪些人是不带脑子又容易被煽动的,
哪些人是喜欢推波助澜传播谣言的,
哪些人是喜欢趁火打劫的,
哪些群是充满垃圾信息的,
哪些平台是为了流量可以不择手段的,
哪些自媒体是可以直接取关和拉黑的,
不妨把这件事情当作一个补丁,
丰富我们的信息过滤系统吧。
如果说这次隔离还有什么收获,
也许是让我意识到:
一口奶、一个蛋、一碗面、一次散步、一次出行,
这种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生活,都充满着幸福。
原来习惯了,所以忽略了它。
唉?不说了,居委来发菜了。
祝大家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