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电视剧《将婚姻进行到底》,除却难以让人忽视的槽点外,我还看到了其他更引起我关注的方面。
首先,不是每一个傍大款的人,都能正视自己的行为。
剧中有一个可爱的年轻小姑娘,有一个谈了好几年恋爱的男友,两人都快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了,男友劈腿,被分手,其实两人的情况用男生的话说可以概括成姑娘有点强势加任性,他已经忍了很久实在忍不下去了,所以顺理成章地跟别人好了,然后就离开了。
可是小姑娘却真正受到了打击,感觉自己的感情受到了背叛,于是就有点儿不相信感情,只想要傍大款只考虑钱,不管那人年纪有多大,长相如何,不考虑对方是否有婚姻,甚至不清楚自己成了小三、小四。
她不顾亲朋好友的反对,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一切资源,只为达到自己傍大款的目的。
在亲朋好友的多方阻挠之后,她才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她明白自己这样做的真正目的,她只是因为在那次被甩之后感觉自己对感情失去了信任,没有了安全感,与其面对不牢靠随时坍塌的感情基础,不如直接去追求金钱物质来的实在靠谱。
可是从她的要谈中我却看到了他在追逐物质中并没有找到她想要的开心快乐。幸而,她知道自己的底线,及时清醒,没有在所谓的傍大款的路上一条道走到黑。
最后她遇到踏实的那个人,两个人在一起,相互磨合,他为她节衣缩食,只为顾她高兴,她为他改变心性,踏实当他的贤妻良母。
其次,有些极品省男只为护自己认定的妻子过上幸福的日子舍得花钱。
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羡慕那些有钱人,可羡慕归羡慕,有钱也是人家的,跟你没有半毛钱关系。
可除了有钱人,更多的是那些不是很富裕的人,他们的钱更是得计划这花。有人说选择恐惧症大多存在于这些人身上,因为金钱有限他不可能二选一,或者多选一。在有钱人身上就不太会存在了。
剧中就有这么一个人物,就是上文中提到的那个和姑娘结婚生子的那个人,他在结婚前一直省吃俭用,他靠着自己的一双手,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尽自己所能给妻子打造一个虽然不大但是温暖舒适的家,有多少钱都先计划着先照顾妻子的感受去安排。
跟那些没有挣钱的能力,却还控制不住花钱欲望的人相比,他这样的节俭更值得我们敬重不是么?
所以不要瞧不起有些人的俭省,只是因为他们是为了值得他们大方的人在可以俭省的地方俭省。
再次,有些声称为了爱情成为小三的人,实际上她爱的只有自己。
也许在现实生活中,不排除有些情况是存在真的为了爱情甘愿成为小三的人,当然爱情本身是无所谓对错的,但是涉及到道德伦理层面就另当别论了,各人有各人的道德标准。
剧中就有这样一位不明礼义廉耻底线的一位女性。因为在大学期间的一段暧昧不明的情愫。
在多年之后,再次与那个男人相遇,此时男人已与当年的女友结婚多年,婚姻进入到波澜不惊的状态。
她成了男人平淡生活的调味品,她声称自己爱着对方,一直没有放下对他的感情,这样强烈的内心告白击垮了男人一直以来的定力。
当他摇摆不定之际,妻子不当的举动,彻底把他推向那个她的身边,然而多么浪漫的花前月下终究得要经得住柴米油盐,还有前途事业的考验才能长远。
当现实摆在面前的时候,男人的天平倾向原来的情感,她只有那空口无凭的爱,还有那用来留住他的谎言。
当谎言拆穿的那一刻,当残酷的车祸后果降临到男人身上之后,她便带着她所谓的爱,转身离开了。试问这样的人,她是真的爱对方么?
恐怕是她爱的是当年爱他的那个自己吧,就像那个电影了说的那样。也许她原本就没有看清自己,她只是执着于嫉妒和对没有得到的追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