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多数高校都进入了紧张的期末考试,不少大学生的朋友圈都充满了紧张的气氛。只剩下最后一个星期了,内心多少都充满了某种程度的紧张和不安,有时候甚至于有点绝望,感叹于一学期的时间都花哪去了。不过如果你还有一周的复习时间,其实你还是有希望安然地pass期末考试的,只是需要用到一点点小技巧了。如果只剩下一周的时间了,你还使用面面俱到的复习策略,那么神仙也难救你,这种情况下,一般你能力是多少分,你就只能考多少分了。但是,如果你稍微用点策略,利用一周的时间考过大学期末考试还是很有希望的。这里主要从战略篇、战术篇和环境篇三部分来进行阐述。
一、战略篇
首先,从思想层面,我们应该有藐视“敌人”勇气,虽然你可能一学期都没有好好地学过某门课程,对很多知识点也不求甚解,但是你仍然可以拥有考好它的勇气。原因有以下3点:
1、大学里的期末考试与普通高考不同,它不是一个选拔性的考试,只要通过即可,这决定了它的考点并不会很难。
2、基本上所有的老师都不希望自己的班上出现大面积的不及格(新来的老师除外,因为新来的老师刚开始还把握不清“现状”),因为那样老师面子上也会不好看,然后领导什么的也会过来谈话。这一点不论是在中国的普通高校还是在清华北大都是一样的。
3、期末考试一般只有两个小时的考试时间,想在两个小时的考试时间里把一本书的知识点都考全了,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一般它只能考一些最基本的知识点和各章的精髓。
那么哪些内容算是最基本的和精髓的内容呢?如何把它们找出来呢?一般情况下,可以从以下三个途径获得:
(1)最基本的知识点:课本每一章标题下的“本章基本内容”。有时基本内容里会写明结论,如在西方经济学里有一章的基本内容里面会写“理解税收无论是从消费者身上征收或是从生产商上征收效果都是一样的”,但是这种基本的结论,在考试判断题的时候,还是有不少同学会做错。
(2)主线上的内容:每章课后的思考题一般都会涵盖本章的精髓内容,虽然不是每一道思考题都是精髓,但是你可以大概推测出精髓内容。这部分内容也是相当重要的,它有助于你从整体上把握课本的整体脉络和框架,使你对课本的理解达到更高的程度。例如,我在改卷的时候常看到学生写:“原材料价格上涨会使需求曲线右移”,对这样的学生,如果不给他不及格倒是冤枉了他。如果你学了一学期,对课本里一些基本的逻辑关系都搞不清楚的话,建议你还是先把课文的结构框架搞清楚了,再进行后面的复习。这至少有助于你在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中不会离题千里。
(3)老师平时布置的作业和练习。这是非常重要的,也会透露出老师的出题偏向和关注的问题点。
说完了战略层面,我们再来说说战术层面。
二、战术篇
既然知道考试不难,且考试的内容都是最基本和精髓的内容,那如何制定一个抓重点的复习计划呢,这里也分为3点:
1、重视老师给的重点。这部分内容至少占到考试分数的40分,有的老师的比重甚至可以达到70、80分以上。这部分的内容要求全会,记住是“全会”!!!我有时会听同学抱怨说考5个名词解释给了15个,说实在的,我听到这样的话,我是很生气的。如果我事先听到这样的抱怨,我连重点都不会给。有的学生恨不得老师给的全是试卷考题,最好一道多余的重点都不要给。这样的学生真是让人气愤,这是题外话,我们且按下不表。这样,这部分全会的话,你至少可以考到40分。
特别要记住,老师说的计算题一定要动手做两遍,我遇到过很多届的学生,我重复强调的计算题,就是不会做,白白失去了15分。得计算题者得天下,在理工科复习中尤其如此。
2、其他的内容,也就是战略篇里讲到的最基本的内容和精髓,这部分内容里面,按照二八原则,剩下的60分(老师重点40分)里应该有48分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如果你只掌握了40%,那么你也能得18分。这样,你至少能考到58分。当然如果你还有点时间,我建议你找找相关的题目刷两遍,因为一般同样的科目,它的基本知识点和精髓都是一样的,可以检测一下自己学习的效果。
3、剩下的2分,如何获得?比如有些大题,即使你完全不会,写上一段话,也许老师也能给你一两分,这样60分就有了。而且通常情况下,如果你考了58分,老师也会想办法把分数提到60分。
三、环境篇
最后强调一下,环境很重要,古有孟母三迁。最后复习冲刺阶段,请尽量选择有集体复习氛围的图书馆和教室复习,不要在宿舍复习,不要躺在床上复习,远离手机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