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房子才发现自己是多么能囤积,好多年前读大学的书和笔记都还留着,好多年前的日记和信件也还留着。如果说每一样物件都是一份回忆,那么我这辗转千里都还保存的老物件真是回忆的宫殿,巨大的摩天宫殿。但是,不管多么壮观的摩天宫殿,里面堆得太满都不会好看,即使是博物馆,也不应该密密麻麻层层叠叠。所以,有一些东西还是扔掉为好,不是为了美观腾地方,而是为了给未来腾地方。装载了太多记忆,大概也会压折想飞的翅膀。
用了几次之后,就再也没有用过的物品,可以丢掉。穿了几次的衣服,因为身材走样,再也不能穿了;网购的鞋子,穿了几次不合脚,后来一直没有再穿。还有怀孕时的各种衣服,宝宝儿时的小衣服,虽然送人了一部分,但还是剩了很多,总想着留着这些衣服做纪念,当时自己一针一针跟着视频学习编织的婴儿毛衣婴儿鞋,现在看来真是毫无用处。堆积在柜子角落里的旧衣服,整理出来也有几大包,全都丢到楼下的垃圾桶和旧衣回收箱,希望它能够遇到有缘人。衣服没有人穿,终究是废物,有人穿着才是衣服。
一些年岁很久的东西可以扔掉。大学毕业已经13年了,大学时候的课本和课堂笔记竟然大都还保留着,想想这么多年打开它们的机会真是很少很少。《古代汉语》翻过几次,《中国古代文学史》翻过几次,《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西方文论》《现代汉语》《说文解字》《文字学概论》翻过几次,当年最爱的买的最多的语言理论的书籍竟然一次都没有翻开过,尤其看着以前做的课堂笔记,还有大本大本的密密麻麻的读书笔记,认知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各种认知公式字母符号,现在看来就像一个一个的小丑,我全然不认识他们,但是他们全在扮着鬼脸笑话我。命运是多么的荒诞,当年想紧紧抓住的东西,内心最热爱的东西,到最后却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无法像苏轼一样旷达,无法劝自己洒脱,无法移情于清风明月,那就放弃吧,撒开手吧,坚决地丢弃,头也不回地走掉。如果不丢掉,可能这辈子都无法走出来,这辈子都不会和自己和解,而人这一辈子是多么的短暂啊,有多少东西可以留得住呢?
记得多年前看过一则真实自传,一位上海的老爷子把自己的房子卖了四百万,住进了一所老年公寓。他说,老伴儿没了,独子很孝顺但也真忙,开着跨国公司,儿子忙得连自己的儿子都陪不了,哪有空陪老爷子呢?好在家里不缺钱,钱多人就自由,所以老爷子自己主张把房子卖了,住进一个风景优美的老年公寓,找自己的老哥们去了。老爷子说,卖房子的时候挺感慨的,自己喜欢看书,家里收藏了很多古籍画作和一些自以为很贵重的老物件,但是儿子学的是理工科,对这些东西毫不感冒,儿子学习好公司也大,现在根本不需要他的钱。老爷子一辈子的珍藏,自己平时当宝一样看待的东西,现在大都成了无用之物,除了少量小古董给孙子当玩具外,其余的书籍字画全都卖给了收废品的,想想当年儿子年少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纪念品弄坏了一把折扇,他就把儿子臭骂一顿,可是现在一堆堆折扇一堆堆盒子扔出去,全是废品。去老年公寓时就带了一个拉杆箱,不禁感慨,人一辈子,身外之物终究是身外之物,不可过于迷恋挂累。
是的,我们能守住什么呢?岁月流转该扔得还是扔了吧,那些尘封的往事,那些遥远的梦想,那些闲置的物品,那些失去利用价值的物件,统统都可以扔掉。扔掉。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