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对话》第一期学员的一些学习总结。
“首先,非常感谢有缘在安心老师的指引下认识了好多真诚而可贵的小伙伴们,再次感谢安心老师的亦师亦友;
其次,在此次学习过程中,我在学习上的收获有:理解了教练、心理咨询,专家的区别,真正的教练是对被教练者的关注,陪伴,支持,帮助其获得成长,同时对教练自身也是成长;知道了教练的8项核心能力以及教练的最小化模型,感受、理解了什么是同在感;被"教练其实就是一种状态,是一种在生活中活出来的样子";体验了聆听的4个层次,感受到了提问的力量,以及静默的能量,"答案就在问题里!";体会了“同在感”,与理解,同理心,共情的区别,深深被“我是有能力的,我是有价值的,我是有资源的,我是有资格的,我是有梦想的”感染,并作为对自我激励及成为教练角色的核心内在驱动。
最后,非常感谢大家的一种相信,帮助,包容的氛围,我感觉我的内驱力有所增强,下一步将与小伙伴们在“5个福娃”小组共修练习,也积极参加核稳的进一步学习。谢谢安心老师和每一个小伙伴们!”
“首先感谢安心老师每次课程用心的带领,把主动权交给我们探索,通过这次的教练课程逐渐找到了一种Being的感觉,在从技术向状态过渡了;
其次,过程中学习收获颇丰,比如:《我允许》,我经常会用,很舒服;慢下来,改变就发生了,等等你的心;好的答案就在问题里;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资格成为她想成为的样子;看见的力量;每个人都有被尊重,被看见的需求;只要我们想学没有什么达不到的,信念的力量…等等
再有这次的训练营能认识很多高能量的,相互欣赏的伙伴,开心!
最后,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们已经搭好组,“5个福娃”会持续将这个技能练习起来,熟能生巧 ”
“心中有爱,方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温暖;带着爱去生活,生活将会回馈您更多的爱和幸福;
不用自己的观点和所谓的对错去评价她人的观点和想法,需要反复的刻意练习,才可能将这种意识变成自己的人生智慧;
让自己慢下来,认真的去思考,仔细的聆听,去发掘故事背后真正的诉求,想法和观点,让自己成为一个睿智的人,而不是鲁莽的行动派;
用开放式的问题去沟通,使沟通更有效,更有深度,而不是简单的是或者不是的封闭式问题,跟人压抑和被质问或质疑的感觉,因为我们都不是孩子,需要一个空间去思考;
同在感告诉我们,关注,支持和静静的陪伴,有时胜过聒噪的语言,但是我们要学会适应这种无声的安静;
多点接纳和认可自己,才能增加自己的存在感,当你认为你最美的时候,你才是真正最美的人,不挑剔自己的人方有能力做到不去挑剔她人;
问题的质量决定答案的质量,但是只有我们弄清楚自己的现状,语言行为思维,模式,价值观,信念,角色,使命和远景,才能懂得她人的,我想一个对自己都不能清醒的认识的人,无论你多努力,都无法去了解她人的;
一个低头努力做事,抬头面带微笑的人,幸福和快乐一定属于你!”
“首先感谢安心老师的支持和陪伴,让我认识、了解和学习教练课程,在这个大家庭中认识这么多正能量满满、学习劲头十足的伙伴,向所有的优秀伙伴们学习。
在此次教练课程中学到:聆听、反馈的重要性,我们要不断地练习、体验才能唤醒我们的觉察力,提升自己的稳定性。才能做到不再制造问题的层面上去解决问题。
只有不断地反观现状、发现和思考问题才能改变现状。
认识新旧模式,突破旧模式的束缚,才能在更高层次上去看事情,看到和感受旧模式的影响,而去改变自己的模式。
学会发问开放式的问题,让所有事情都慢下来,感受静默的力量;
更加清楚教练与心理咨询和专家的区别,认识教练的八项核心能力和最小化模型。
积极聆听:不带任何观点的聆听才是最高的智慧。只有懂得深度聆听,才能清楚对方的观点、看法和想法。
只有关注、支持、陪伴才能达到真正的同在感
只有强有力的发问,才能探索到答案的钥匙,只有目标明确,才能清晰的看到和反思现状,发现问题改变现实。
一句话,可以让人高大;
一句话,可以让人无所不能。”
“这次训练营让我向自己的内心打开了一扇窗户, 了解到了如何聆听和反馈,同在感和强有力的发问:
1. 积极聆听,通过耳朵、眼睛和心去感受对方:把自己的心放在对方身上,用心体会对方的渴望和需求;用耳朵听对方的观点、信念和想法,用眼睛观察对方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
2. 反馈是有4个层次,分别是欣赏鼓励表扬,认可肯定,I see you, 和关注陪伴支持。
3. 同在感:全然关注对方,支持对方,陪伴对方。I see you, I'm here! 可以给对方说:你是有能力的,你是有价值的,你是有资源的,你是有资格的,你是有梦想的。当我第一次运用的时候,儿子就由哭转笑,提高了信心。
4. 强有力的发问的7个层次,分别是行为、思维、信念、价值观、角色和使命。
5. 最后,也做了一次mini 教练的demo, 让我学会了聚焦在那些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上,并开始行动”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感受,自从认知了同在感,感觉更能从他人角度去考虑问题和理解他人,去维护他人的尊严,考虑他人的情感;同样被回馈的是他人的微笑,自己会更加喜悦,感觉自己更加完整,喜悦”
“在《与教练对话》中有这样的一个理论,关于人的思维层次的理论。
我们人的思考是分层级的,这个层级是区分我们在哪个阶段陷入困境以及如何在高层次去寻找突破的关键。
第一个层级是行为,行为是能被我们所有人看的到的。
行为之上是思维,这是第二个层级,思维也是我们能够感知的到的,我们很多时候训练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就是在训练我们的思维。
第三个层级是模式,这个层级决定了我们的思维和行为,并且不容易被看见,因此有了“看见模式即顿悟”的说法。
比模式更高一个层面的是信念(第四个层级),信念决定了我们模式长久运行并对我们产生关键影响。
在模式之上就是我们常说的价值观,价值观是衡量着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真正重要的东西”,只有明白了这个,我们才能清晰我们的信念。
再上一层级就是角色(第六个层级),角色指的是在我们每个人心里,“你是谁”或者“你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比角色更高的层级就是使命(第七个层级),就是一生的工作,如果能清晰到这个层面,当一个人清晰了自己一生的使命的时候,他的角色、价值观、信念、模式及语言思维行为及现状都会得到相应的清晰,这就是我们思维的意识层级。”
“对话的关系
在《与教练对话》中,人与人的对话关系,可以分为四种状态:
理解,我们对陈述者所描述的事情,有一定的认知,并且对他们情绪的来源、需求的产生有一定的符合逻辑规律的认知。
当我们保持一个中正的状态的时候,我们可以开始理解所有人、所有事,那些看似无法理解的事情只要当我们情绪和状态对了的时候,我们都会说是可以理解的。
同理,比理解更进一步,这时候的我们会设身处地地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进行认知性的觉知、把握与理解,我们开始尝试进行情绪控制、换位思考、以及表达尊重等。有一个很好的比方就是我们去穿上对方的鞋子,穿到对方的鞋子里面去走几步,这个时候我们就能真正的体验到对方的体验,感受到对方的感受。
同理会带有去体验对方、感受对方、站在对方的视角观察的层面上去理解对方的。
共情,我们开始融入到对方的情绪当中,真实的、深刻的体会对方的情感、体验;并通过一些方法,把我们的感受也传递给对方。我们要去分担他的感受、分担他的苦恼、分担他的困扰、分担他的痛。
同在感,这个时候我们不在会被对方左右自己的情绪。我们不需要去理解对方、不需要去同理对方、也不需要去共情对方,而是通过关注、支持、陪伴,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自己,更积极的应对,更好的去爱。
同在感是区别于理解、同理、共情,单独存在的一种状态,是我们需要去用于生活的状态。
”
---------------------END-------------------
篇后语:
《与教练对话》线上成长营正在招募新营员,如果你想学习深度对话,改善自我觉察,提升生命品质,与己与人联结,请加入我们,让我们一起开启为期4周、每周2晚的共修学习,相信这一定是你最难忘的生命进化旅程。
欢迎你来,我在这里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