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年,唐帝尧元年,帝尧自唐侯之位,践天子位于平阳,以火德王。帝尧,姓伊耆,名放勋,乃帝喾高辛氏之子,帝挚之弟,黄帝轩辕氏之曾孙。其母陈锋氏女,名庆都,为高辛氏妃,感赤龙之祥,孕十四月而生尧于丹陵。尧幼时育于母家伊侯之国,后徙耆,故曰伊耆氏。
十三岁时,尧佐帝挚封植,十五岁受封于唐,为唐侯,故又号陶唐氏。挚在位九年,天人厌弃,诸侯尊帝为天子。十六岁,尧践天子之位于平阳,以火德王,以建寅之月为岁首。
帝尧命羲、和作历象,以授民时。次年,命羲、和置闰法,定四时成岁。五年,南夷越裳氏来朝,献大龟。越裳氏重译来朝,献神龟,背有科斗文,记开辟以来之事,尧命录之,谓之龟历。
尧之庭有草名蓂荚,十五日前日生一叶,十五日后日落一叶,小余则一叶厌而不落,观之可知旬朔,故又名历草。
七年,麒麟游于郊薮,凤凰巢于阿阁。十二年,帝尧巡狩方岳。五十年,帝尧游于康衢,观于华。儿童歌曰:“立我烝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有老人击壤而歌于路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
帝尧治天下五十年,游于康衢,儿童歌曰:“立我烝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有老人击壤而歌于路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观于华,华封人祝曰:“使圣人富、寿、多男子。”帝曰:“辞,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封人曰:“天生万民,必授之职。多男子而授之职,何惧之有?富而使人分之,何事之有?天下有道,与物皆昌,天下无道,修德就闲。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何辱之有?”
六十年,虞舜以孝闻。舜母死,瞽瞍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瞍爱妻后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顺适不失子道,孝而慈于弟,日以笃谨。年二十,以孝闻。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之器不苦窳。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所居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六十一年后,洪水为患,帝尧咨四岳,举鲧,命为司空,俾乂。六十九年,鲧治水,绩用弗成。七十年,征虞舜登庸,二女嫔于虞。尧之子丹朱不肖,乃求贤自代,访诸四岳,岳曰:“有鳏民曰虞舜,瞽瞍之子。父顽,母嚚,弟傲,舜以孝道谐其家,使不至于恶。”帝曰:“我其试哉。”乃召用,命以位,以二女妻舜。
帝尧试舜以事,以观其才德。乃使之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舜举十六族,高阳氏有才子八人,曰苍舒、隤敳、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天下谓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曰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天下谓之“八元”。此十六族也,世济其美,不陨其名。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
七十一年后,舜流四凶族。帝鸿氏有不才子,号曰“浑沌”,少昊氏有不才子,号曰“穷奇”,颛顼氏有不才子,号曰“梼杌”,缙云氏有不才子,号曰“饕餮”:天下谓之“四凶”。舜皆投之四裔。
七十二年,舜使禹平水土,益掌火,弃教民播种,契为司徒,敷五教。七十三载,春正月,帝尧荐舜于天。舜受终于文祖。七十六年,制五刑。七十七年,作大章乐。七十八年,舜巡狩方岳。神龟负文出于洛。
八十年,禹治水成功,因定九州贡赋,秉玄圭入觐告成。八十一年后,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浚川。一百年,帝尧崩于阳城。
帝尧之为君也,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白马,茅茨不剪,朴桷不斫,素题不枅,大路不画,越席不缘,太羹不和,粢食不毇。藜藿之羹,饭于土簋,饮于土铏。金银珠玉不饰,锦绣文绮不展,奇怪异物不视,玩好之器不宝,淫泆之乐不听,宫垣室屋不垩色。布衣掩形,鹿裘御寒,衣履不敝尽不更为也。
一百二年,舜避尧之子居于南河之南,天下不归尧之子而归舜,舜于是践天子位。帝尧之治,仁德广被,泽被苍生,其事迹千古传颂,成为后世帝王之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