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比例偏见(Proportion Bias )
众所周知(得要点脸),我爱美食,当然,更爱自己动手做些好吃的。一口质量上乘的锅简直是我的梦想了。星期六,逛商场,发现卖厨具的在做活动!
两家我喜欢的品牌店都在做活动,其中一家的宣传牌上这样写着:消费1000元,送50块的勺子。另外一家是这样:每消费999元,只需加1块钱就可以换购精美勺子一只。 大家说说,我会去哪家买呢?
哈哈,当然是第二家啦。因为我当时是这样考虑的:第一家真小气,买1000元才送50元的破勺子!还不知道赚了我多少钱呢!
第二家呢,1块钱就可以换到一把精致的小勺子,拿回去正好给我大侄子用,哈哈,划算!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个呢?
这里涉及的消费心理学概念是:比例偏见。在很多场合,我们本来应该考虑数值本身的变化,但事实上,我们心理更加倾向于考虑比例,或者倍率的变化。而我们在往深处挖挖,人更喜欢倍率上变化的原因,我想应该是我们人类内心都喜欢不劳而获吧,我们都想不费什么力气快速加倍地得到或完成something。
比如,电一打不动了,想去守望之海虐虐菜,我就不想重新打到三十级,直接花钱买个30级的号。再比如,因种种情况受到刺激,下定决心要好好读书,成为一个牛逼的人。花了钱买了书,摊在桌子上,几百页密密麻麻的文字,心理虚,真想有个哆啦A梦,从肚兜里掏出一个机器,把书上的文字copy到面包上,然后迟到肚子里,书里的知识就全学会了。
比例偏见实际上就是在利用我们这样的心理,来“忽悠”我们。上面的栗子就是商家用换购的方式,让我们在心理上,把注意力放在价钱变化比例很大的小商品上(送50元勺子 V.S 加1元换购勺子),这样会让我们产生很划算的感觉。
防诈TIPS:这个你一定会被“骗”的。除非,你从根子里就不相信人可以不劳而获,而且在现实中践行着。
就是教你诈:(男生都懂的)
4G内存条: ¥200 (单独卖很难)
4G内存电脑: ¥4800
8G内存电脑: ¥5000 (电脑性能提高一倍,只需多加¥200)
二. 损失规避(Loss Aversion)
这个栗子我初中的时候在《读者》上也看到过。
老人家门口有一片公共草地,老人非常享受安静的在草地上享受阳光。可是某一天开始,一群小孩开始来草地上玩,非常吵闹。老人心里很想把这群小孩赶走,但是这草地毕竟是公共设施。老人知道,越是赶这些孩子走,他们会来玩的更开心。怎么办呢?老人想了一个办法.他对这些小孩子说“小朋友们,你们明天继续来玩吧,只要你们来,我就给你们一人1美元!”这群小孩子喜出望外,于是第二天又来了。这样几天之后,老人说 “孩子们,我不能再给你们1美元了。我只能给你们每人0.5美元了。”孩子们有些不悦,但是也接受了。又过了几天,老人说“从明天开始,我只能给你们每人 5美分了。”孩子们说“5美分太少了,以后我们再也不来了!”
一看就是老美写的例子,不过这也显的美国小孩太笨了吧,反正要是我肯定天天去草地上打滚啊,玩着玩着把钱给挣了,哈哈。
言归正传,损失规避: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感受,得到的快乐其实并没有办法缓解失去的痛苦。有些科学家竟然研究出来,这种损失所带来的负效用是同样收益所带来的正效用的2.5倍!
其实,我们想想,当我们失恋的时候,悲伤的情感占据着我们内心,这个时候就算你生活中有其他好消息或快乐的事,但还是提不起精神来,就算,你的男朋友或是女朋友又回来跟你说,我们还是在一起吧,你的心里依旧不是滋味。快乐其实没有办法缓解失去的痛苦。
但是,我这么想,如果当那个快乐程度远大于痛苦呢?择日不如撞日,我们来做个选择题吧!(得进入情景,这件事是真的发生了呢~)
防诈TIPS:淘宝商家要收取10块钱的配送费,直接收取会触发我们对于损失的厌恶心理,所以,我们会看见,大部分淘宝商家都声称“包邮”,哈哈,其实,他们把10快钱的配送费算在价格里了!我知道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每次从购物车几十个收藏的商品里挑选要付款的宝贝的时候,我们依然会选择那个贴心的包邮的商家。“亲给个五星好评呗”
就是教你诈:“在爱情里,给对方痛苦吧,这样他或她会记你一辈子!”(我可是打了双引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