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青春,忘不了的伤痛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第一次读蒋韵的作品,怎么说呢,故事情节很让人意难平,写作手法也很特别。

  《红色娘子军》中主要的故事情节是由新加坡的文学爱好者小黄讲述的,他的师兄曾与一位学妹的爱情故事,悲壮、凄美。多年后小黄和师兄一同去观看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那场尘封已久的恋情才被激活,师兄终于用嚎啕痛哭的方式祭奠了他的爱情。而另一个故事,则是“我”的亲身经历。正在跳《斗笠舞》的“我”,目睹了惊人的一幕:女知青葛华的父亲跳楼自杀,见到父亲尸骨的女儿却吐了一口唾沫。那个时代,为了争一个回城名额,亲情变得一文不值。《红色娘子军》是一个时代的符号,一个时代的记忆,代表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我特意去查了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创作特点,以期待从她的个人特点上发现理解这部小说的切入点。还真让我发现了,她的作品主题多围绕“失去”与 “寻找”,可不是,这篇小说就是在谈失去和寻找。看来,她身上也有着强烈的时代烙印,这种时代色彩也成了她作品的主色调。

    那是一个热血沸腾的时代,那个时代的青年人从不吝啬燃烧自己,他们可以为了任何他们认为重要的东西献出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更别说爱情了。主人公师兄和唐美玉是那么美好的一对璧人,如果没有时代的浪潮,他们或许会是相濡以沫、白首偕老的典范,会谱写出一曲平淡又深沉的爱情歌曲。然而,他们的时代太过颠簸,那个可以寄放爱情的竹篮经不起时代大潮的汹涌,留下的只有一段关于绿岛的悲歌。师兄被整整关押了十一年之久,而唐美玉则由最初的苦苦寻觅到后来的疯癫痴狂,再到最后把自己投入大海期待与爱人团聚,观者尤觉肝肠寸断,更何况十一年后出狱的师兄呢?他一夜白头,却不曾痛哭过。也许,最强烈的痛是无法表达的,只能藏在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多年后,师兄在观看了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记忆的闸门仿佛瞬间被打开,那一声撕心裂肺的哀嚎,是积压了近半个世纪的痛啊!那些失去的青春和爱情,真的有地方寻找吗?

    小说中另一个逝去的生命是知青葛华的父亲。文中没有交代葛华父亲跳楼的原因,但大家都心知肚明,那个时代的自杀大多来着外界的压力和自尊被践踏。而作为女儿的葛华那一口唾沫,则更加放大了那个时代的悲哀。为了“划清界限”,生命和亲情都可以无视。那个时代,人们失去的又何止是青春和生命,更是尊严和灵魂,如今时过境迁,又能到何处去寻找呢?

    读完小说,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人生,没有预演亦没有重奏,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青春一去不回,落棋无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