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总结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和感受,分享出来和大家一起进步。
1.一本书,首先看书的目录,目录是作者思维的精华部分。
目录中有作者对每节的一句话总结,从目录可以了解书的大体的行文框架。基于此,现在牙牙对于一本书的目录中只有“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等等的书已经自动过滤掉了,因为这样的书给我的感觉就是,作者自己都不能对每节的内容用一句话总结出来,那说明作者自己的思维不够清晰,总结能力不够好;另外,作为读者我没法预期作者将会讲什么,对于我来讲读书过程中我是茫然的,那这样的书对我也没那么有吸引力。
2.对于文章,首先将作者叙事的各个要点进行预览。(与1中同理的方法)
这样做有两点好处,就是我们不会看着看着被作者的思路牵着鼻子走;另外,还能对作者要讲的内容有一个预期。对于本篇文章,可以参考的就是按照1,2,3···粗体的部分先预览一遍,然后才是读文章。
3.对于读书/看剧过程中,自己觉得经典的,能打动自己的句子做好摘录。
这个摘录不一定要用笔和本去记录,现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提高效率,就要利用好工具,牙牙经常用的就是XX云笔记,类似这样的工具有很多,找适合自己的就好。用工具的好处就在于,只要你有电脑,有手机都可以方便的查看和记录,方便记录,方便查找,查看。摘录经典句子,对我来讲,可以指导我的人生和生活,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记得看《九层妖塔》电影中王馆长(李晨扮演)说过的话,“你看到的生不一定是生,你看到的灭也未必是灭!”,生活中换种视角去看待问题,你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和领悟。
4.读完文章,回顾一遍。
回顾文章,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把它讲出来。比如你读完一个笑话,让你给朋友讲讲,你会如何去陈述,还能让朋友也能捕捉到其中的笑点,如果做到了这样,说明你真的读明白了这篇文章。
5.能做好读书笔记,写写读后感,你的阅读效率和质量将会大大提升。
这个牙牙也在尝试过程中。写这些可以加深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还是一种自我总结,经常进行自我总结的人,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会很快,比如:逻辑思维,规划能力,表达能力···
人读的书多了,内心就会有很多想法和感悟,就会有种想和别人分享表达的欲望,这种分享可能是文字上的,可能是口头表达上的,可能是各种形式的,它能让你和别人交流时不会尴尬到无话可说,会言之有物。这些也是我的切身感受,毕竟牙牙曾经也是一个不善交流的淫儿,现在正在自我提升,玩儿命读书中···
最后,命苦不能怪政府,人丑就该多读书。哈哈,长得美的也要多读书,它会让你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