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
——丁茉莉
一般情况,小学的三年级开始学写作文。对于小学阶段的写作,留下记忆的只有一篇看图作文,《谁又替我把雪扫》。清楚的记得那幅画面:雪后的清晨,一位身披棉衣的老爷爷推开房门,看到院子里的积雪已经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脸上顿时笑开了花。房门后边躲藏着几个面带笑容的小学生,显然雪是他们打扫的,还不想让老爷爷知道,做好事不留名,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
进入初中,为了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班主任也是语文老师要求我们写日记。根本不知道如何写,每天的日记写两三行,三五行,纯粹是记流水账,应付差事,结果是日记没少写,依然不会写作文。作文从来没得过高分,能抓住重点,写得不跑题,已经谢天谢地了。
进入师范学校。
一年级下学期一开学,文选课上,老师布置的第一篇作文,题目是《春节偶感》。还是无米下锅,绞尽脑汁编吧。那年是牛年,我就编了这样一件事:春节拜年时,表姐送我一张牛年邮票,我仔细地描述了邮票上牛的颜色,形态,并发出感想:学习上要像牛一样辛勤耕耘,才能取得好成绩。
我自以为灵感还不错,想出了这样的题材,估计还挺有新意,于是在一个晚自习上,我拿出自己还算满意的习作,请文选老师面批。那天,文选老师的态度非常好,没发现这篇作文的内容纯属虚构,只是仔细地边看边点评,记不清说了什么话,但没有批评,只有鼓励,当时我还有点小激动。
也就是从那以后,我好像喜欢上了阅读,写作,开始从学校的图书室借阅外国文学名著及中国古典诗词。还有,我哥喜欢看书,家里有不少他买的课外读物,我也经常跟着看。虽然老师没有要求,但我开始了自觉写日记,即便从来没有过像样的作品,但渐渐爱上文字,写东西也不再胡编乱造,越来越相信言为心声,也学会了用文字表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