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说过:“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先了解自己,才能找到生命的意义。知道Grace大大是因为潇洒姐的趁早,而真正实现链接则是通过小雨的手账小行星。之后便是从高效阅读营再到个人成长营,跟着Grace一路前行,升级自己的系统。在这21天里,逐渐打开心胸,冲破思维的局限性。也开始相信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认知来改变自身行为,终有一天我将实现脱胎换骨。
我的收获
本次课程以项目管理为框架基础,以学习力、创意力和品牌力等3个主要板块为核心。21天的学习期,每周6天有主题大课,一天为留白分享日。
一共听了18天大课和答疑音频,完成作业(含简单版+挑战版+预热)共计20篇,均发布在简书内。
遇见了很多积极主动的同频小伙伴,每天都被满满的正能量所感染。三位打卡鼓励官远山单车詹绯、鸽子蛋、斯然每天统计作业打卡,斯然每天为我们录制完整的课程音频并分享。还有涨知识大使璃诺每天下午三点引领我们学习新知识,三周分别为知识管理、电影及理财小知识。还听了6次小伙伴的分享:虫虫的手绘分享、雨儿的『正念饮食』、潘洲的『如何让你的生活更有趣』、陈程的『人生平稳好心态』、小暖的『金钱整理』、Sheryl的『Excel小课堂』。
开营时为本次学习设定的目标是:
学会清单化管理自己的人生;
视觉化所学知识点,积极利他;
改变认知和行为模式,遇事更加主动;
现在看来,这目标由于没有数据化,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缺乏可评估性的。但我知道自己收获的,并不是仅用一些简单数据就能描述清楚的。
用表单工作法设置了自己2018个人成长清单,还列出了问题清单、技能清单、梦想清单。更新了我的旅行攻略制作sop、手账模板、黄金时间sop,每日工作前的to do list;阅读输出模板、公众号学习模板等。
每课内容都在复习时进行了笔记整理。
还成功挑战了每日一画,并同步至小打卡和蜜蜂打卡。这也是月初许下的要养成的微习惯之一。还有一点早睡早起没有完成,说明断舍离、专注力培养和优先级设置等方面还需要提升。
回顾21天的学习历程,每天都是收获满满。
预热期两天的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反映了我们的价值观和金钱观。畅想理想的一天的样子,还有假如有一个亿如何花。反观我的答案,似乎在家庭和自我实现之间想要寻求平衡。
以下是我这两天对课程进行的重新梳理:
开营时,我写下的自己的三个标签是绘画、阅读、徒步。通过大课学习,我又一次审视了自己,进一步了解自己。其实我一直不太自信,也感受不到自己能提供给别人什么价值。所以至今仍在探索中。
从自己喜欢的物品特质分析中我感受到自己想要形成的特质有:
①条理清晰,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个人思维体系,都希望自己可以变得更系统化,更有逻辑性。
②做事积极主动,掌握主动权。凡事带着目的意识和问题意识去观察、学习、思考、实践。
梳理了自己的交友原则:
1.待人真诚——和朋友在一起时自然放松,愿意倾听朋友吐槽,敢于提出自己真实的看法和建议。言而有信,做事靠谱,考虑周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2.乐观开朗——遇到困难和挫折不一味沉溺于消极情绪中,能积极主动寻找解决方法,看到事情好的一面。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并学习,能为周围人带去正能量。
3.有包容心——遇到无关紧要的事懂得退一步,不会钻牛角尖。能接受事物的多样性,尊重与自己不同的人和事。
其实这正是我希望自己可以成为的样子,需要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多修炼自己的沟通技巧和同理心,遇事多思考对方能接受的方式和语言。还有多阅读,不仅是书本,还有人事物和这个世界,只有眼界开阔了,才能心胸开阔!
给自己设立的3条做事准则:
①待人真诚——发现别人的需求,赞美别人的闪光点,学习别人的优点。
②注重细节——改掉粗心的毛病。这不是一种天性,是可以逐步改正的,不应该以此为借口拒绝改变。小到生活小事,大到工作差错,自己掉坑或是给别人找麻烦,都是不好的事。
③言出必行——比如答应别人的事要完成,这也是知道自己能力的一种表现。约定好见面时间,要提前10-30分钟。
此外,在3个维度给自己设立了不同的3个为人处事的原则:
工作: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积极主动;多利他;谨言慎行。
家庭:用家人喜欢的方式和他们沟通;小事不拖拉,立刻行动;不与家人争辩对错,理解包容。
个人:言出必行;凡事预留时间;要事第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先完成再完美;终身学习。
所以,在第18天的作业里,我写道,自己是个外表文静内敛,内心住着一颗不安分的心,热爱老建筑,尊巴,绘画,想要用自己双脚丈量这个世界的双鱼座女生。我想成为一个手绘达人,想去探索世界(既包括外部大千世界,也包括内心小世界)。想学习时间管理,断舍离,设计,水彩,速写,钢琴等技能。想要成为一个做事果断,不拖拉,没有机会就去积极主动创造机会,有包容心,同理心,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对知识充满求知欲,能够用自己所学带给更多人温暖的人。我认为自己这段终极问题的回答还是很忠于自己内心的。所以,未来就向着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去努力吧!
反思
这21天不仅纠正了自己很多错误的观念,还突破了思维和局限性。
用大大在课上说的开放心胸,改变心态,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我都开始比之前更积极去面对难题和正视自己的缺点,并主动去寻求解决方案。每堂课的干货都很多,所以选了几点对我而言印象深刻来说。
用系统化思维来管理自己的人生。
学到了很多超级棒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实现高效管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比如项目管理、风险管理、模块化的思维,还有表单工作法、沟通矩阵、CDOIC模型等。在工作中,通过创建模板来使得做事流程标准化、显化,大大提升了效率。同时,改变做事的态度,变得更小心谨慎,成为更靠谱的人,也是为自己将来积累口碑。另一方面,习惯养成其实是相互的,对方通过读懂你的做事流程和习惯,从而更理解你,这点不仅适用于工作领域,也可以拓展到其他领域的关系培养上。只有适应对方的节奏,互相理解,才能成为默契十足的拍档吧。同时,反思自己做事的步骤,然后去改变、去优化。
积极主动,用正向思维去做事,相信自己有主动权。
这点是课程中对我而言感触最深的,甚至可以说是醍醐灌顶的。因为积极主动,一直都是我极其缺乏的能力。无论是从认知还是行动方面,我都需要各种外部力量来促进自己前进。一旦没有动力自己又会回到被动消极状态。
正向思维,保持好心态,不为小事而自扰。我们总是想太多,做太少。要转换思维,凡事往正面思考,遇到问题要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面对未知的领域,我总是会充满不安,担心自己无法承受。
工作中,有时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觉得自己目前的工作无法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尤其自己不擅长与数字相关的事务。现在的我会想,这是目前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所以要有必须完成好的工作态度和决心。于是我会想方设法去学习,请教别人或者自己多思考多整理,总之用积极主动的方式去学习和提高,去弥补自己的弱点。
个人方面,面对自己不会的技能,不再一味否定可能性。会告诉自己,不要太在意可能失败这件事,凡事都先去做,在做中学,不断调整方法。专注学习时的个人体验,用心去学习和吸收。
恢复对自我的觉察力。
悦纳自己,知道并接受自己的特质,做好自己擅长的部分即可。顺应自己的天性,才能更好地做自己。
学习断舍离意味着爱自己的能力。清楚知道什么才是对自己最重要的,才能处理好与周围人事物的关系。直面自己的内心,通过情绪侦查器来发掘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
对人,要结交同频朋友,梳理自己交友原则,我最看重的是待人真诚、乐观开朗和包容心。还要有平等意识,在一段关系中,如果双方地位不平等,就会成为彼此的负担,而不是羁绊。
要敢于拥抱不设限的人生,相信你的人生有各种可能性,同时要知道自己的局限性。
平时认真记录小确幸,提升幸福力。
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并明确价值观无对错,保持平常心。不强求他人。
打开敏感器,向一切人事物学习。
学会阅读,不仅要阅读书本,更要打开敏感器,阅读人事物。同时,带着解决问题的心去阅读,去探索,从而升级自己的认知。注意产品化输出,量化输出,还有提升系统思维和逻辑思维。进一步想要帮助他人培养阅读习惯,必须自己做好榜样,才能润物细无声。
向他人学习。要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分析成功案例,提炼路径,复制运用到自己身上。同时,开放心胸,不评价,不带主观情绪;向周围一切可以学习的人学习。同时,也意味着学会用他人喜欢的方式和语言去和他们交流和沟通。
重视家庭,珍惜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一直觉得自己向往一种自在的生活,想探索更多未知的世界,想去丰富自己的人生,学习更多的东西,不想将来被限制在一个小小的屋子里。所以至今对于家务活、生活常识还是各种无感,既不擅长也不曾用心记忆过。很多看似理所当然的事总是做不好,特别笨拙。现在想来,也是不愿意承担责任的表现吧。无论是为了家人,还是自己,我都应该认清自己所应承担的角色和责任。然后不逃避,不退缩。即便不擅长,也要努力去学习,去体悟。因为走过再多地方,也唯有家才是唯一能让自己安心之所。不管外面的世界多么声色犬马,也比不上家人在一起时的温馨感受。
对于父母,我们永远是宝贝,是时候去回报他们,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并且努力去了解父母喜欢的表达方式和爱的语言,用行动或者是体贴的话语让他们感受到我对他们的爱。不和他们顶嘴,做他们希望我做好的事,比如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对时间的感知能力。学习父母身上的优点。最近才感受到,其实妈妈平时一直在念叨我的跟成长营里大大每天在强调的心法是一致的,只是我一直听不进家人的话,想想自己真是可笑,总是忽略身边最亲近的人,让他们失望。今后,一定要好好梳理自己和家人的关系,成为一个能为他们遮风挡雨的女儿。也希望能找到一个志同道合,在人生道路上共同成长进步,不断超越过去的自己,互相包容、理解的那个人。现在开始,开放心胸,去寻找那个“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吧!
下一步行动
复盘力:提炼做事模板,经验教训,成功案例等。
数据化思维:目标设定必须有数据,可评估。
目标感:带着问题去行动,注重结果导向。
产品化思维:深耕并经营好自己的爱好,成为达人。寻找自己的试炼场。
正向思维,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创意力,相信人生不设限。
练习冥想,接纳自己,内观和自省。
努力和榜样学习,提炼成功经验。
多读人物传记,建立稳定价值观。
多记录自己的原则,随时对照。
学习心理学,提升人性洞察力。
今日事今日毕,不拖拉。
健康是成长的第一本钱,早睡早起,找回人生的掌控权。
学习生活自理能力,比如学习做菜,整理收纳。
在开营的介绍里,我曾说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没有,就去创造!”现在,依然是它。因为我从中感受到一股相信自己可以掌握主动权的勇气和魄力!在《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中有这样一句话:生命最终意味着承担与接受所有的挑战,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这一巨大责任。所以,让我们勇敢前进,去拥抱和挑战这个不设限的人生,去找回不设限的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