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备的智能化升级

工业智能化演进路径
  • 基础设备:最基本的设备实体
  • 自动化: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半人工参与
  • 信息化:通过信息系统监控,反馈自动化系统,强化自动化能力
  • 智能化:对设备的智能检测、监控、分析。
  • 网络层面的互联互通:工厂内的设备间信息互通,甚至产业上下游之间的设备之间互联互通。是未来发展的终极方向。

设备智能化涉及的关键技术

推进设备的智能化,离不开以下技术基础。

  • 物联网技术:包括智能传感器、无线射频技术(RFID)。实现设备间的信息互通。
  • 信息物理系统(CPS):除了物联网的网联通信,智能设备还要接入控制能力。
  • 云平台:数据采集、检测、相关分析,要统一云端收归。
  • 无线传输网络:在监控和控制方面,需要无线网络接入移动终端。
  • 信息集成:统一信息标准、规范、编码。实现全系统信息共享。
  • 智能决策:云平台、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工业控制领域的深度融合。

设备智能化能解决的问题

通过智能化,能全面的监控设备,减少很多人工,指导高效作业。

  • 对于工作环境恶劣的设备,在人工进行定期检测的过程中,容易人体造成伤害。智能化设备通过网络监控,可以避免很多人工工作,提高人员安全系数。
  • 人工点检往往带有盲目性,难免有点检不到位的情况。而数字化检测则是全方位、全天候的。
  • 通过数字化检测和诊断,能及时发现甚至预见设备故障,降低维修成本。
  • 智能化系统可以比人工更加高效地定位设备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维护和保养。
  • 面对突发故障,智能化系统能更快响应,做出相应的控制决策。减少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 通过数字化检测,能科学地预测设备寿命,来指导备件准备,有效备货。一定程度减轻大量备货带来的资金压力和管理问题。

正确认识设备智能化

设备智能化不单纯只是对设备的数字化监控。只有通过数据分析故障预警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发挥采集到的数据的价值,形成闭环,才是真正的设备智能化。

不仅仅要能监控设备状态,及时发现故障,还要相应地给出有价值的建议,甚至解决方案,智能化才真正有价值。否则如果只是通过数字系统发现了问题,却仍采用传统的方法予以解决,可以说智能化系统的构建并没有带来本质上的效能提升。

真正有价值的正是检测到问题后的问题原因分析。才能谈得上是对设备的智能化管理

设备的智能化就是在物理设备基础上,通过设备的数据采集,将数据远程通信传输到数据平台信息系统,再经过设备的健康管理系统来分析,获得最终价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feisky云计算、虚拟化与Linux技术笔记posts - 1014, comments - 298, trac...
    不排版阅读 9,332评论 0 5
  •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行业信息的共享,传统企业的运维己不再固步自封,日新月异的计算技术发展推动着企...
    Lionelcox阅读 9,879评论 0 15
  • 《诚外无物 匠韵绝伦-工匠革新36技》是由设备管理界的领军人物李葆文教授编著的匠心之作。作者着手对古今中外大量的工...
    设备管理大视野阅读 10,857评论 0 4
  • 我所认识的第一个你 值得所有人喜欢 我所认识的第二个你 认清了自己 我所认识的第三个你 爱你的人为你付出所有 我所...
    林北叙阅读 1,846评论 0 0
  • 今天大雾很冷,上午订瓦下午做卫生间,下天气温还行。
    汤秋元阅读 1,683评论 0 0